洛莹望着林厌师兄回眸的俊朗侧颜,想了想,回答道。
“约莫就是这两日了。”
在闭关之前,洛莹得将需要打理的一切、需要去做的事情,一一完成。
如此方可心无旁骛地投身于修炼的大道之上。
林厌闻言,点了点头,迈向星光斑驳洒落的山道。
不多时,便消失在了洛莹视线的尽头。
一般情况下,在宴会上,有第一个人先站出来告辞,很快其余人接二连三地也要离开了。
这是必然的结果,也是分寸的体现。
在林厌师兄告退不久后,释空师兄第二个离开。
走的时候还摇头晃脑地念诵着。
“罪过罪过。”
洛莹笑了,她看释空师兄可丝毫没有“罪过”的意思。
“是醉过才对吧~”
明明是同音的字,可释空却仿佛与洛莹心有灵犀般,能听出她话语中的内含,不禁豪爽一笑。
“哈哈,师妹此言当真妙语。”
“醉过,正是罪过。”
“也罢,坦然面对又有何难。”
“佛尊还说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呢。”
“这么说来,出家人的心底只需要装着佛祖,就能够百无禁忌咯?”
洛莹开玩笑似地说道,并没有对佛祖不敬的意思,同时留给释空师兄一个关于禅思的难题。
释空也了解这点,同时抿唇微笑,似是陷入长考的模样。
片刻后,他摇头解释。
“当然并非如此,以我浅薄之见,真正的佛祖又怎么可能留在心里。”
“所以留在心里的只能是佛祖的‘相’。”
“可佛祖是传说中的人物,别说你师兄我了,就是我过去在佛教中的老师,我老师的老师,又有谁胆敢言说自已曾见过佛祖的‘相’呢。”
“那个答案就只有一个,留在心底的,并非是佛祖的‘相’,而是我们每个人的本相。”
释空师兄只是浅浅发表自已的禅思,并不深入阐述,洛莹就已经有些云里雾里的了。
“啊?那这岂不是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是佛祖?”
“哈哈,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觉悟、苦修,成为佛祖那样的人物。”
“即使成为不了,走在那样的一条向善之道上,也不枉此生。”
“噢,这就是佛教引人向善的理论了。”
洛莹有所明悟。
“听上去挺好的呀,那为何释空师兄最后又要由佛入道呢?”
虽然释空师兄是因为在佛教里被认为是非天修罗转世,才在前往降魔塔的路上被白狐妖君所救、收为弟子的。
但实际上在那之前,他就已经于佛门中说出大逆不道的话语,并且决心由佛入道。
这是属于释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过往。
一般来说,这种敏感的话题,平常人在日常的交流之中肯定是会回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