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沉思片刻后,言道:“日后不再区分八旗兵抑或绿营兵,将其全部打乱,统一命名为新军。由朕亲自训练出来的将士们负责训练监督事宜。”
“于各地校场中继续开办军事学堂,依照现有的教学模式,开展识字、军事战略、战役学、战术学、军事历史、军事思想、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学习,以培育军人的忠诚感与使命感等。”
“依据现有的军事技能,持续进行武器使用与射击训练、军事体能训练、格斗术、军事地形学等方面的训练。”
众多新军将领齐声高呼:“末将,遵旨。”
李华望着这些由自已亲自训练出来的将士们,心中深感宽慰,这批上百人的军官皆是出自第一批新军的士兵,李华不论是编写教案,还是亲自带兵训练等等,一步步地将这批人培养了出来,这上百人个个都是精英中的佼佼者。
回到京城后,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扎进训练营,亲自培养这群军官。这新军的上百名军官,早已能够替代李华,负责新军各方面的学习与训练了。
李华别的方面不敢妄言,但在训练士兵和带兵这一方面,还是相当出色的。
毕竟他长年身处军队之中,凭借着一流的军事理论和战斗素养,在部队中赢得了诸多荣誉,担任过海外维和部队的将领,而且自幼就是个军事迷。
李华颇为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新军当下主要分为两大体系,即陆军与海军。”
“建军的单位划分有,军、师、旅、团、营、连、排、班。”
李华讲完这些后,新军的将士们都已明白,然而几位军机大臣却并不知晓。
“皇上,这些微臣并不理解,还望皇上明示。”穆荫说道。
李华回应道:“班,类似于游击,管理十名士兵;排,相当于参将,管理五个班五十名士兵;连,相当于守备,管理四个排二百名士兵。”
“营,相当于都司,管理五个排一千名士兵;团,相当于副将,管理三个营三千名士兵;旅,相当于镇标、协标、总兵、提标,管理四个营一万二千名士兵;师,相当于镇守将军,管理三个旅三万六千名士兵。”
李华稍作停顿,继续说道:“军,则负责掌管大清东西南北四大军区,目前尚未设立具体人员,等到后续有表现杰出的将领,便可以提升。”
李华说完后,问道:“你可明白了?可有记录好?”
“臣明白了,臣已记录在册。”穆荫回答道。
李华点点头,又继续说道:“对全军军衔进行改革,元帅由国家领导人担任,乃是全国的最高统帅。
“将官的军衔,划分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的军衔,分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分为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的军衔,分为上士、中士、下士;士兵,分为上等兵、列兵。”
李华再次分别将士兵与军官的晋升条件详细地向众人讲述,同时也对陆军、海军详细地划分了各种兵种等等一系列现代化的军事改革方案。
连续数日,李华方才将这些事宜全部交代清楚,而后由上百名新军将领与几位军机大臣共同去处理安排。
这上百名将领,以现代化的军职而言,基本上都是团长(上校或中校)。李华任命他们为钦差大臣,让他们带领各自的士兵,前往全国各地实施练兵等一系列举措。
而那几名军机大臣,则连同朝廷的官员,依据皇上的旨意,向各地的八旗绿营将领颁布通知,进而协助皇上的新军做好所有相关措施。
忙完之后,李华斜倚在龙椅之上,休憩了一小会儿,便又开始思索起来。
此次算是将大清的军事彻底进行了变革,是凭借着自已穿越前的知识来推行改革的,只不过刚开始军事改革,所有成效都得待日后去验证了。
当下大清内患已然平定,日后还需应对英法俄的入侵、八国联军以及日军的侵略,即便自已竭尽全力去改变历史进程,也必须做好全面的准备。
往后世界的格局必定会愈发混乱,战争也会越来越多,像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等诸多战役。
而自已改变了大清的历史走向,那肯定会出现诸多不可控的因素,自已必须时刻保持警觉。
当然啦,自已究竟能否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个时候,还犹未可知呢。倘若因穿越而使得寿命有buff叠加的话,或许有可能做到。
。。。。。。。。。。
数日后,李华再度于南书房召见了数位军机大臣以及六部尚书等大臣,共同商议后续诸多要开放的口岸进行对外贸易的相关事宜。
众人齐聚一堂,李华目光威严地扫过众人,缓缓开口道:“如今局势变幻,朕已答应英国使团开放众多口岸,一旦与英国确定合作后,对外贸易乃是重中之重,关系到我朝的繁荣昌盛。诸位爱卿对此有何见解?”
军机大臣肃顺率先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开放口岸需谨慎规划,要考虑到各地的地理优势与资源分布,合理安排贸易的种类与规模。”
工部尚书接着道:“臣赞同,且应制定完善的法规制度,以保障贸易的公平公正与顺利进行,同时也要加强对洋人贸易往来的监管,防止洋人们趁机扰乱市场。”
其他大臣也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建议,一时间南书房内讨论声此起彼伏。
李华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时而微微点头,时而陷入沉思。
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议,最终确定了一系列详细的方案和措施,包括选定首批开放的口岸城市、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税收政策等。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李华派人去宣各地商行的商人进京面圣,其中也包含著名的“广州十三行”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