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背景是七十年代末,从赵蒙生的反应,再加上越南愈演愈烈的流血事件,全国的舆论都在那里,《人民日报》的点评也能看到。
【强烈抗议越南侵犯华夏领土,制造新的严重性流血事件】
【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
【越南当局穷兵黩武煽动对华战争】
为了更真实拍摄,楚舜是特意从《人民日报》的数据库里,找到留存的报纸照片,然后印出一模一样的报纸。
在后期制作时,楚舜发觉《高山》发配乐很少,全片满打满算只有三首,楚舜寻思着配几首,但后来放弃了这种打算。
故事够好了,不需要用配乐来提情绪。
部队要上战场,赵蒙生能干得出为了安全当逃兵的事,可察觉事情不对的梁三喜,却走不了。
实则连营长都催促梁三喜回家,前面一直没有明显的时间线,不知道到底过去多少天。
现在露出时间线了,探亲假下来一个月了,也就是说梁三喜放心不下新指导员,活活拖了一个月还没回家,连妻子玉秀都写来一封信。
[三喜儿,你几次来信都说,新来的指导员一到连队,你就回家探家。俺见天盼着你回来。咱娘也整天守在大门口儿,向公路上望着,可是还不见你的人影儿。
嗨,要是连队里都事儿实在忙,你也别让领导烦难,家中一切都好,你别挂着。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
梁三喜看信时,是真想立刻回去看将要生的妻子,可如果部队真的开拔,要上前线打仗,连队没有连长怎么能行?
所以梁三喜还是决定不探亲,电影铺垫了三十多分钟,冲突终于来临。
靳开来询问梁三喜的消息是从何而来,当他知道赵母要在大战前把赵蒙生调走,这个炸药包彻底爆炸了。
是当着赵蒙生的面开炮:他奶奶的,只要是gcd坐天下,这个老娘们要胆敢在部队上前线的时候,把你这个花花公子给我调回去,你看着我要不自费上京城告他去,我就不是靳开来!
部队开拔的命令下达,与此同时赵母催促师里把赵蒙生调回来,驻扎营地里都开始收拾弹药、擦枪、打包行李,做战前准备。
由于是连夜开拔,所以走得非常急切,连炊事班的大肥猪,都只能放在留守处。
梁三喜想让指导员给部队做一个战前动员,但话都还没有说完,接到了一个电话,上面调走赵蒙生的命令下来了。
战前指导员走了,这对连队的士气是致命的打击,所以连从来没说过重话的梁三喜也怒不可遏。
“知识青年下放的时候,你们怕下乡,都涌到部队里头来,现在感到吃苦了,又削尖了脑袋回大城市。”
一句句重话,关键作为连长的梁三喜,是对他很好,所以赵蒙生也羞愧难当。
“华夏是我的,可也是你的。”
“赵蒙生同志你不会不知道,你身上穿得上军装啊。”
在一句句话后,赵蒙生不可能说是洗心革面,就要为祖国贡献,那不可能。
只能够说,话都说得这么死了,也不好再提要走的事,因此心不甘情不愿的坐上开往滇省边境的火车,有多不情愿看他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委委屈屈不知道者还以为是被谁绑来的。
“华夏是我的,可也是你的。”谭总默默念着台词,这句台词,如果换个角色说,显得空旷。
反正很对,像抗日神剧,喊着“为了祖国,巴拉巴拉”,话本身是很有力量,但被抗日神剧给污名话了。
然而这句话从梁三喜口中说出来,却格外的有力量,因为作为连长,他的尽心尽责,完全能说这句话。
连队抵达滇省边境,梁三喜率领连队开始做环境侦查,越南士兵已做起了炮台、碉堡、暗堡、壕沟等战斗准备,学校也被越南炮弹炸毁。
这一段的废墟,是楚舜真建了一所简陋的学校,然后用炮弹轰,爆炸所剩下的凌乱碎石,倒塌房屋。
炸弹所破坏的建筑物,是布景摆不出来的。
学校书本被爆炸的威力撕碎只有零星几页小碎片,斯皮尔伯格拍摄《拯救大兵瑞恩》,为什么被称之为最真实的战争片,除了拍摄出战争的血腥,还有啥冷峻的运镜方式,楚舜也没有想要模仿什么,但也下意识的用了差不多的运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