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严格来说,这一次温大人提拔官员,也并非是强行提拔,而是先前沈煜提拔的那些官员,纷纷告假致使朝堂无法运转,正是有温大人及时提拔官员,所以才能稳住局面,仅是有些朝政堆积,但不至于是分崩离析啊。”
“是啊,皇上,臣也觉得温首辅的做法并无不妥!”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有了第一个带头的,其他被温体仁提拔起来的官员也纷纷站出来,为温体仁说话。
这些人都是温体仁的亲信,自然要维护温体仁的利益,更何况,他们也明白,如果温体仁倒台了,那他们这些人都要跟着遭殃。
崇祯本来就偏向温体仁,如今正好有官员为其开脱,崇祯直接说道:“嗯,你们说的不无道理,周爱卿啊,朕知道你整日忧国忧民。”
“不过朕觉得这几位说的很有道理啊,若不是温体仁提拔官员,想必那些职位仍然是空缺着的。”
“温体仁,你抓紧督促官员办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朝政恢复正常。”
周延儒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顿时明了。
皇上这是摆明了要偏颇温体仁。
“报——”
一声尖锐的呼喊,打破了朝堂上剑张弩拔的气氛。
一个身穿红衣的小太监,一路小跑着从殿外进来,跪倒在崇祯面前,高声喊道:“启禀皇上,王公公从宁远发来急报!”
“哦?王承恩的急报?”
崇祯闻言,原本阴沉的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喜色,连忙说道:“快呈上来!”
两派人马,在朝堂上争吵不休,几乎每天都要上演一场唇枪舌战,搞得崇祯头都大了。
就在这个时候,陈新甲出使建奴的消息,就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大明朝堂上空那沉闷的乌云,给崇祯带来了一丝希望。
因为他叮嘱过王承恩,除了协助骆养性查找沈煜的罪证之外,还要第一时间把陈新甲出使建奴的消息汇报给他。
因此,崇祯对陈新甲此行寄予厚望,特意让王承恩这个心腹太监,暗中派人跟随陈新甲,以便随时掌握建奴那边的动向。
“快,快呈上来!”
崇祯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陈新甲那边,到底有没有好消息传来。
那小太监不敢怠慢,连忙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双手高举过头顶,呈了上去。
听到“王承恩”三个字,温体仁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
王承恩离开皇宫之前,有跟他透露过,皇上要第一时间知道陈新甲出使建奴的消息。
这封信的内容,想必就是如此。
陈新甲是温体仁一手提拔起来的,对他忠心耿耿,而且,他还掌握着陈新甲一个致命的把柄,那就是陈新甲的儿子,陈永福,如今正在辽东军中效力。
只要陈新甲敢不听他的话,那他就敢让陈永福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温体仁有十足的把握,陈新甲这次出使建奴,一定会按照他的计划行事,能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
崇祯一把抓过信封,急匆匆地拆开,抽出里面的信纸,仔细地看了起来。
然而,看着看着,崇祯的脸色,就渐渐地变得难看起来。
信中,王承恩详细地描述了陈新甲出使建奴的经过,以及他所遭受的种种羞辱!
原来陈新甲抵达盛京后,非但没有见到皇太极,反而被多尔衮百般羞辱,最后更是被逼得狼狈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