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可以不讲道理的。
别说。
因为第四帝的不择手段,不遗余力,他不仅对内改革成功,对外征战胜利,在短短的十几年里,为大乾留下了一个年入近亿的国库。
导致了第五帝在位初期大喊。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也许,第五帝那奢糜的审美就是这样给逼出来的。甚至他还自废武功,减免了很多税收。
他觉得一个国家倘若收这么多的税下面的小民百姓肯定会很难。
当然了。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第四帝和很多臣子当朋友,这是因为那些人臣并不是第四帝的家奴。
你连饭勺是一个家奴出身的。
别以为你成了连山连大将军就变得高贵起来了。
就以为你可以给我摆脸子甩袖子了。
可惜。
连饭勺,或者说改名连山的连大将军至死也没明白这个道理。
他倘若肯对第四帝低下头,认真给第四帝洗洗脚,多说几句奴才,把头低下来些,把头磕响一点,别总是装逼摆架子,第四帝也不至于一定要搞死他。
说到底,这是两个偏执狂互不退让的一场悲剧。
当然了。
连山死了。
但他毕竟不是一个傻子。
他大约也明白,自己可能会有这么一个下场吧。
所以,在他落魄,或快要落魄时,把他的私藏宝库给了岳大将军。
这是连大将军在西北征战多年,收拢到的战利品。那是一笔庞大的财富。
连饭勺灭国西北无数小国和一些部族,手上的财货怎么可能少得了。
甚至于,多到都不好处理的地步了。
很多,是珍奇异宝,也有是各种各样的钱币,因为换算太麻烦了,干脆装一块儿,还有就是很多的珠宝,数不清的宝石美玉,像大白菜一样被装在一只只朴实无华的箱子里。
这些东西,就像古董,不好直接出手,容易贱卖了。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成就了西北王连饭勺的连山宝藏。
倘若。
第四帝不较真。
也许某一天,连饭勺会交出来。
他毕竟有一个妹妹是入了第四帝的帷幔之内。
但终究双方都撕破了脸。
连饭勺无论如何也放不下自己的体面。
第四帝就只好让他去体面了。
被第四帝如此对待,连饭勺也就熄了上交财宝的心思。
被赐死的岳大将军也是有了此心,把宝藏带下来了。
你不是赐我死吗?
那就让这连山宝藏跟我一起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