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探子和山虎传递的情报:
南蛮实际上是一个由众多部落联合组成的同盟体,其中最强大的是三个超级部落。值得注意的是,南蛮祖庭因其底蕴深厚,必须保持中立立场。
从整体来看,南蛮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区域:
首先是占据广袤十万大山的山夷部族;
其次是控制大片热带雨林地区的火夷部族;
最后是雄踞于湖泊、河流与沼泽交错纵横之平原地带的水夷部族。
在南蛮,如果没有任何一个部落具有压倒性的绝对优势,那么通常是由这三大顶尖部族轮流执掌南蛮王之位。
近年来,正好是山夷部族的首领担任南蛮王一职。
然而,几年前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大旱灾害,使山夷部族遭受重创,实力大幅衰减。
相比之下,火夷部族和水夷部族由于所处之地水资源相对丰富,受到旱灾的冲击较小,成功地度过了这段艰难时期。
南蛮王一心想要削减其余两个部族的资源,以重振山夷部族昔日的雄风。
然而,另外两个部族岂会轻易妥协?他们不仅指责山夷部族实力不济,难以担当统领南蛮的重任,还勒令山夷部族首领让出南蛮王之位。
至此,这三个最强大的部族陷入了紧张的对峙之中,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幸得南蛮祖庭及时出手调停,否则战火早已燃起。
但若三方势力执意不肯和解,南蛮祖庭也无意过多干涉,只有当某一部族认输并被其余部族斩草除根时,南蛮祖庭才会挺身而出,进行干预。
谢沉渊刚到达山虎部落,就派遣使者前往三大顶级部族挑拨离间,蓄意挑起他们的内讧。
而他本人,则坐镇山虎部落,静候佳音,同时精心策划接下来的行动方略。
不久,山夷部族、火夷部族与水夷部族之间的嫌隙越来越深,最终酿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冲突。
在这场混战中,各个部落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而谢沉渊则在暗中观察局势的发展。
经过深入调查,他惊讶地发现,南蛮各部之间的争斗远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其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深刻的原因。
这些争斗不仅仅是对有限资源的争夺,还涉及到深层次的权力角逐和部落的无上荣耀。
谢沉渊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于是心生一计,决定巧妙地利用这一局势,故意挑拨各部之间的矛盾,以坐享渔人之利。
他精心谋划布局,派出自己的亲信,四处散播关于其他部落的不实谣言。
这些谣言像毒瘤一样迅速在各个部落间蔓延,使原本就脆弱的互信关系更加摇摇欲坠。
与此同时,谢沉渊果断下令,派遣麾下一批实力强悍的先天武者,对那些相对弱小的部落进行精准而狠辣的“斩首”行动。
他们悄无声息地潜入目标部落,迅速制服部落首领,将其牢牢控制在手中。
这样一来,这些小部落就像失去头颅的身躯一样,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境地,只能听命于谢沉渊的摆布。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蛮各部之间的紧张局势日益加剧,矛盾冲突愈演愈烈,战火纷飞,规模也不断扩大升级。
而此时此刻的谢沉渊却稳坐钓鱼台,在暗处精心策划,默默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一旦时机成熟,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出手,企图一战定乾坤,彻底征服整个南蛮地区。
这场南蛮的动荡持续了半年之久,期间风云变幻,局势错综复杂。
最终,经过无数次激烈交锋,山夷部族的族长身受重伤,被迫无奈之下只得承认战败,并拱手让出象征至高权力的南蛮王位,率领族人退守至十万大山深处,养精蓄锐,以待卷土重来之日。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斗与协商,火夷部族决定给予水夷部族一定的补偿,而火夷部族的族长则成功登上了南蛮王之位。
看到南蛮地区的动乱逐渐平息,谢沉渊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调遣了整整八十万大军,目标直指遭受重创的山夷部族。
在此之前,谢沉渊早已精心谋划。通过一系列巧妙的策略,周边的小部落纷纷归入大雍麾下。
然后,他派遣这些来自南蛮的小部落佯装成战败的一方,前往投靠强大的山夷部族。
当谢沉渊的大军到达时,他们立刻发动叛变,与内部的大雍军队里应外合,轻而易举地攻破了山夷部族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