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明末工程师TXT奇书网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尔衮(第1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尔衮(第1页)

第二天一早,又来了一拨宣旨太监。

那太监到卢象升中军大帐中,等卢象升和王朴跪地,才念颂圣旨,说云、晋有警,要调王朴兵马回大同。

卢象升听到这个圣旨,半天没说出话来,铁青着脸接了旨。

那天使把圣旨交到卢象升手上,就匆匆离开了。

把圣旨看了两遍,卢象升十分懊恼地说道:“先分我蓟、辽兵马给高起潜,又分我参将、游击给陈新甲,如今再调我王朴兵马回大同,这杨嗣昌是不死不休!”

王朴接到这个圣旨,倒是松了一口气,暗道不用再和鞑子死磕了。他前些日子在高阳抢下一些首级,论功升为都督同知,已经十分满足,再不想留在京畿火中取栗了。

但看到卢象升的样子,王朴又不敢表露出自己的情绪,站在那里有些尴尬。

卢象升因为高阳大捷而鼓起来的雄心一时间仿佛消失殆尽,呛然地坐在椅子上,低声说道:“如今我部只剩下两万人,如何和十万之众的东奴决战?杨嗣昌这是决计要杀我!”

杨国柱上前说道:“督臣,如今我们只有避开东奴主力,小心在外围寻找小股敌人歼灭之!”

卢象升抬起头看了看杨国柱,又看了看李植。

看到李植,卢象升似乎鼓起了一些劲头,点头说道:“如今之计,只能如此了!”

####

济南城下,清军的营帐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到头,让人觉得天地间都塞满了清军一般。

清军围攻济南已经十天了,济南城中本有山东巡抚颜继祖的三千标军营,但杨嗣昌判断清军定从德州入山东,让颜继祖守在德州。然而杨嗣昌这次判断错了,清军并没有进攻德州,多尔衮和岳托兵分八路从畿辅往西行,抵山西界。到了山西界附近清军兵分四路南行,绕开德州,下临清,渡会通河,直插济南城下

如今济南城上只有只有老弱乡兵五百人和由莱州增援的七百名营兵,被清军四万大军死死围住。清军知道城上兵少,打定主意要攻下济南。

好在济南城墙比较高大,城内各种储备也较充足,加上城内军民同仇敌忾,倒是一直没让清军得逞。

这一天,阿巴泰率领一万多清军赶到了济南,汇入了多尔衮的大军中,让济南城下清军人数更壮。

不过阿巴泰这一行可不光彩,他是被卢象升打跑了,逃到济南来的。

城下的清军大帐内,多尔衮和清军众将坐在椅子上,看着站在大帐中间的阿巴泰。

贝勒豪格是大清皇帝皇太极的长子,容貌不凡,有弓马才,素有些自矜。听到阿巴泰的话,豪格冷笑了一声,说道:“你说你围攻高阳城时候,被明军二万多人打溃了!”顿了顿,豪格说道:“阿巴泰,你旗下可是有一万五千多大清勇士!”

阿巴泰脸上一红,有些恼怒地看着自己这个侄子豪格,大声说道:“若是豪格你在那里,也一样只能逃跑!”

豪格大声说道:“我在丰润用正蓝旗五千兵马击败了一万二千明军。若是我带一万五千兵马,定把那两万多明军打得抱头鼠窜!”

阿巴泰被豪格斥责,感觉有些无地自容。

清军这次出征,分为内线作战和外线作战,皇太极率领多铎、阿济格和济尔哈朗在辽西攻打明军关宁防线的城堡,牵制关宁兵马。而入塞的清军中,也不全是满洲八旗兵马。入塞军马中大概有满洲八旗三万多人,加上八旗蒙古、外藩蒙古两万多人,最后包括一些杂役,号称十万。

此时多尔衮的大营中,就坐着不少八旗蒙古和外藩蒙古的贵族。

八旗蒙古正红旗旗主,固山额真恩格图和阿巴泰是儿女亲家,见到阿巴泰被斥责,他上来为阿巴泰说了一句话:“这支明军能击败饶余贝勒,想必不俗,不知道是哪一支明军?”

阿巴泰这才找到了一个台阶,赶紧说道:“这支明军是明国总督卢象升的兵马,其麾下还有前年全歼扬古利兵马的李植!”

卢象升的大名倒是了了,没有引起众将的注意。但听到李植的名字,帐内的清军将领们都是一怔。前年扬古利一万二千正黄旗大军在天津就是被李植击败,战兵几乎被李植全歼,只有三千多辅兵杂役活着逃回了阿济格的军中。正黄旗因此一役被打残。

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是皇太极在清国内部的倚靠,其中尤以两黄旗为重,因为这一场战斗,正黄旗被打残,皇太极在清国内部的威势大减,说话的分量都没有以前那么重了。而勇武有谋略,和兄弟多铎一起掌握两白旗的多尔衮,则在清国内部权威大涨。

如果这次多尔衮能够多劫掠些人口财物回盛京,威望就更盛,皇太极以后军国大事,都得和多尔衮商量了。

听到阿巴泰遇到了这个李植,一众满蒙贵族眼睛里都闪过一丝畏惧,互相对视了几眼。

这可是率领四千兵马打残一万两千正黄旗大军的主。如果说范家庄之战还有侥幸的成分的话,那这次他又打败阿巴泰,足以证明李植的强悍。

前年正黄旗惨败于范家庄后,清国就派了大量的细作往天津去,打探李植的情报。虽然范家庄连坐担保制度执行得很严格,清国细作混不进去,但是天津是容易混进去的。清国的细作在天津打探到了大量的李植情报,早已把李植的基本情况摸清楚。

这李植击败扬古利后升为游击,后来又打了流贼张献忠,升为天津西路参将,上次援剿流贼时候他麾下有八千强兵。

这李植和其他明将完全不同。其他明将吃空饷喝兵血,五千兵额能有三千战兵就不错了。而这个李植却反其道而行之,用私产养兵。

大清正白旗旗主,睿亲王,奉命大将军多尔衮坐在一众贵族的中央,皱眉沉思。

多尔衮是个精瘦的年轻人,面貌英俊,留有美髯。他此时不过二十七岁,却已经是清国举足轻重的人物。

李植的情报其他贝勒和贵族可能还不是特别清楚,但多尔衮确是十分了解。在多尔衮心里,这个李植已经是清国的一号大敌。

听到阿巴泰报出李植的名字,多尔衮眼睛一眯,冷冷说道:“又是这个李植?”(未完待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