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序列编制第一章、甲午中日战争前后
一、日本陆海军发展梗概
用武力侵占中国是日本政府一贯的战略目标,进而在亚洲和世界称霸的扩张野心,1867、1868年日本政府即把“富国强兵”、“布国威于海外”列为基本国策,并逐渐由被侵略者转化为侵略者。本着“八弘一宇”(—统天下,称帝世界)的立国精神,日本政府决心尽力发展军事工业、改革军制以强化军队。1869年(明治2年),即派出山县有朋、两乡从道等人,以军事考察团名义赴美、英、法、德、俄等国考察军制及兵器。经过调查比较,日本政府逐渐认识到实行中央集权,建设帝国陆军,统全国兵权于中央是当务之急,遂从统一军队体制入手开始兵制改革。为此,日本政府先后颁布了保卫日本天皇的近卫军法令以及“征兵令”等。到1879年(明冶12年)时,日本陆军已有步兵16个联队;骑兵1个大队1中队、炮兵10大队、工兵3大队1中队、轻重兵1中队2小队。1882年日本政府升始采用师团、旅团和联队的编制体制,并规定师团长必须由中将把任,直接隶属于天皇。师团下辖2个旅团,旅团下辖2个联队。
从1890年起,日本统治音加速了扩军备战的步伐.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实兵演习。1893年5月,建立了海军军令部(由海军参谋部改称),负责拟定出兵、作战、沿海防御汁划等等,直属于天皇。同年日本政府颁布《战时大本营条例》,并成立了战时大本营。同年4至7月,日本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先后视察了朝鲜的釜山、仁川、汉城和中国的天津、北京、南京及长江流域一些地区。实际上是日本政府在进行临战前的侦察和部署。此时,日本陆军巳达7个师团.即近卫师团、第1、2、3、4、5、6师团。平时.陆军总兵力约7万余人。其中,近卫师团约9500人,第1至第6师团共约6。1万人。战时.可动员兵力约15万人,加上其他后备军.总兵力约达27万人;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陆军总兵力已增至12。3万余人。海军总吨位已达5。98万余吨,计军舰31搜,鱼雷艇37艘。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日本陆海军
1893年6月24日的丰岛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序幕。当时,由日军少将大岛义昌指挥的大岛旅团(以第5师团2个联队为基干),由朝鲜汉城的龙山驻地出发,准备攻击在朝鲜的清朝军队。随着侵略战争的扩大,同年9月11日、10月3日.先后编成第1、2军。
第1军司令官山县有朋大将、野律道贯中将(12月8日继任):第5、3师团。
第2军司令官大山岩大将:第1、2、6师团。
翌年3月临时编成的战斗序列为:
第1军:近卫师团、第1、2师团、临时第7师团。
第2军:近卫师团(由第1军调入)、第2、4、6师团、临时第5师团。
其他:后备6个大队、要塞炮兵4个中队等。
参战总兵力为240661人,火炮294门。
海军舰队编成序列: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中将。
常备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中将:本队:海防舰3(松路、桥立、岩岛),巡洋舰1(西京丸)。游击队:巡洋舰5(吉野、浪速、高于穗、秋津州、千代田),通报舰1、水雷舰6、附属舰6。
西海舰队司令长官相浦纪道少将、井上良馨少将(继任):旧式炮舰9只(金刚、赤城、武藏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