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慰问金?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尤其是贫民们,穷苦人家,更是觉得这事儿太扯了。
一来二去,民间传出来好几种声音。
有的人觉得报刊司本就是朝廷管辖的,自然是驴粪蛋表面光,这是朝廷故意宣传的,实际上这种事情并不可能发生。
也有的人,认为这就是太子觉得得国不正,开始用这样的方法来安抚百姓,也就是这一下子的事情,等到了后面,依旧是会变成老样子的。
甚至还举出来杨广的例子,曾经的晋王杨广,啥都好,可当了太子后,当了皇帝后,这风格就变了。
还有的人,觉得太子拥有一个仁心,是一位仁君,所作所为,都是对百姓有利的!
一时间民间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着,说什么的都有。
大概也分成了好几种群体。
儒生群体,权贵群体,平民百姓……
见到这样的情况,报刊司的官员们,懵了。
本来他们是为了给太子朱高炽宣传一下。
却发现这民间的声音太过驳杂。
当即找到民械司的工匠们,太医们,让民械司的工匠们和太医们现身说法,甚至找到了当初那批泥瓦匠,让他们讲述民械司的工匠们何等的疯狂!
民械司的工匠们,听到有人竟然不信太子对他们这么好,这么仁义。
一个个当即就急眼了。
每天劳作之后,闲暇之余,根本顾不上休息。
纷纷来到报刊司现身说法。
反观太医们,一个个心不甘情不愿来到应天府城中,澄清事实!
刚开始权贵们还故意说这是假的。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的舆论呈现出来一面倒趋势。
“太子仁义!”
“太子仁君啊!”
“大明有这位仁太子,实乃我大明万民之福。”
“……”
大街小巷开始流传着朱高炽仁君之名。
紧接着,藩王俸禄被削,封地要缴税,等等各种消息流传开来。
之前虽然报刊司也在宣传这些国策。
但毕竟不是那么火爆。
而这一次,因为太子仁义的行径,彻底的将报刊的舆论导向,推在了风口浪尖上。
“看到了没有,太子才是真正对百姓好,太上皇只知道为了朱家人,而太子才是为了天下百姓的。”
各项国策经过报刊的推行,快速植入了百姓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