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纳兰心事有谁知 > 第六十九回 宋帝御驾要亲征 岳飞得到帝殊荣(第1页)

第六十九回 宋帝御驾要亲征 岳飞得到帝殊荣(第1页)

话说宋帝赵构虽然口头上一直说要御驾亲征,收复中原。虽然他还没有实际行动,但仅仅就是这个口号,就已经激发了宋廷军民的爱国热情。在张浚的统一指挥调度之下,韩世忠、王德、杨沂(yí)中、岳飞等人先后取得巨大胜利。

于是在绍兴七年(1137年)春正月,宋帝赵构在平江(今苏州市)下诏书说:“朕获奉丕图,行将一统,每念多故,惕然于心。将乘春律,往临大江,驻跸建康,以察天意。播告遐迩,俾迪朕怀。”

一天上午,宋帝赵构面谕众大臣说:“昨日张浚呈上了一些马匹,让朕去看了看,鉴定区别这些马匹的优劣及所产之地,我看后觉得都不差,比较满意。”张浚一听皇上主动说起来了马匹优良的事情,就赶紧趁机讨论起了“伯乐与千里马”的事情,劝说皇上识别重用人才。

张浚说:“臣听说陛下听到马蹄子的声音就能知道它是否一匹好马,是这样的吗?”

宋帝赵构自信地说:“就是的。听闻马匹的步骤之声,虽然隔着墙垣我也可以分辨出来它的优劣。其实这也没有什么秘诀,凡是所有事物只有抓住它的本质内容,也就不难辨别它的优劣了。”

张浚引导着话语说道:“这些物品具有外在形色,或许容易辨别。常言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只有知人最为困难。”

宋帝赵构说道:“是的,是的。人确实最为难以认知。”

张浚继续上奏说:“人材虽然难以认知,但如果一个人议论刚正,面目严冷,则这个人必定不肯为非作歹;如果一个人阿谀便佞,固宠患失,则这个人必定不可大用。”宋帝也以为然。张浚在这里说的“阿谀便佞,固宠患失”就是讥讽赵鼎揣摩宋帝心事退避江南,尤其是他嫉妒自己的功劳,争权夺利这样的行为。

看到朝廷正在讨论人才问题,徽猷阁待制胡安国不甘寂寞,也准备上奏替秦桧、赵鼎等权贵声援一下,赢得几许掌声。恰巧在正月上旬,翰林学士兼侍读朱震,因为疾病请求在外宫观修养,徽猷阁待制胡安国听闻之后,就给他的儿子徽猷阁待制胡寅写信说:“朱子发一直拖延到现在才要求离去,未免太晚了吧。当初左司谏陈公辅的奏疏上报给圣上之时,他若果依据正论力争辩论,那么他的进退之义就昭明了。他今天不发一言,默然而去,平生读《易经》有什么用呢!”

胡安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陈公辅的奏疏痛批了胡安国等人依附秦桧、赵鼎,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打着学术研究、讨论的名义,任意退斥其他人士的现象。尤其是他们“复辄以私意取程颐之说,还把它叫做伊川之学,相率而从之,是以趋时竞进,饰诈沽名之徒,翕然胥效,倡为大言,转相传授。甚至被着为定论,自成一家等等。”这些批评讥讽到了胡安国等人的软肋,因此虽然胡安国不在朝廷,他也愤愤不平。

由于秦桧、赵鼎等人身处当朝要职,不便于陷于这些腐儒之争。因此胡安国作为秦桧等人的鼓吹手,按耐不住寂寞,决定争辩一番。

于是胡安国自己就亲自上奏说:“士大夫以孔、孟为师,这是自古以来的不易之至论。然而孔、孟之道不传很长时间了,自从程颐开始发明广大它,而后其道才可以学习一直到了今天。今天使学者学习孔、孟之道,而禁止人们不得跟从程颐之学,是进入室内而不由大门口进入啊。程颐的文章,在于诸经、《论语》、《孟子》中发其微旨,而探知了求仁之方法,进入德育之路径;至于那些鄙言怪语,怎么会是他的文章呢!程颐的行为,孝弟显于家中,忠诚动于乡里,不是他的道义,他一介也不以取予;高视阔步,难道不是他的行为吗!自从嘉佑以来,程颐与其兄程颢以及邵雍、张载,都是以道德名为世范,例如司马光、吕大防这些大儒,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荐他。程颐着有《易》、《春秋传》,邵雍着有《经世》等书,张载着有《正蒙》等书,惟有程颢未及着书。希望朝廷下诏诸位礼官,讨论故事,加封此四人封爵,载在祀典,比于荀、扬之列。仍诏馆阁把他们这些人的遗书比拟为《六经》,使邪说不得作难而道术兴起。”由于他是以学术为名,干预朝政、结党营私为实,聪明的宋帝赵构根本就没有批准他的请求。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由于朝廷在御驾亲征、攻打伪齐刘豫、收复中原等方面一直存在巨大争议,导致军心动摇,因此韩世忠这时带领军队退守到了楚州境内。

宋帝赵构因而面谕大臣们说:“淮阳攻取它们不难,但是要守住它们确实不容易。”

张守说:“必定是淮阳不好攻克,因此韩世忠退师了。”

张浚赶紧替韩世忠解围说:“过去西伯侯战胜殷王朝的下属国黎国之后,祖伊感到非常恐惧,赶紧奔告于殷纣王,这是因为要害之地不可丢失。而今天的淮阳,也是刘豫的要害之地,因此他们肯定坚守那里,那能让人轻易攻破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帝赵构说道:“攻取天下须论形势,若先据形势,则馀不劳力而自定了。正如弈棋,布置大势既当,自有必胜之理。”

看到宋帝赵构对韩世忠的退防没有责备,张浚也就放心了。他再次派人宣谕各个将领,做好进攻准备。

正月下旬,合门祗候充问安使何藓,承节郎、都督行府帐前准备差使范宁之从金国回来,带来了金人右副元帅完颜宗弼的书信,述说了道君皇帝赵佶、宁德皇后郑氏相继病逝的消息。

张浚等大臣赶紧进入内殿的后庑,发现宋帝赵构号恸擗踊、痛哭流涕,终日不食。张浚上奏安慰说:“天子之孝与士庶大众不同,他必定是先仰思所以继承宗庙奉祀社稷这个大事的。如今梓宫未返,天下涂炭,至仇深耻,亘古所无,陛下应当挥涕而起,敛发而趋,一怒以安天下之民,臣以为尚未为晚!”宋帝只是痛哭流涕,还不听劝阻。张浚伏倒在地固请许久,宋帝赵构才洗漱之后稍稍喝了几口米粥。就在当天,百官全部来到行宫西廊发丧致哀。

朝廷以右文殿修撰、主管亳州崇道观王伦为徽猷阁待制,充奉使大金国迎奉梓宫使,武节郎、合门宣赞舍人高公绘为武经大夫、达州刺史,作为他的副从,仍加赐银帛各二百两匹供各种费用。

看到宋太上皇道君皇帝赵佶已经驾崩了,宋帝赵构悬在心头最大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虽然宋帝赵桓依然被羁留在金国,但毕竟和宋帝赵构是同父异母的关系,即便不去解救他,也能减轻一些良心道义上的内疚。俗话说“天无二日,一山不容二虎”。看到宋帝赵桓一再要求回来,宋帝赵构非常恐惧,他怎么可能让宋帝赵桓回来呢?如果他回来的话,一定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生死搏斗。

因此,这时宋帝赵构就可以放开手脚与金人打打谈谈了。不久之后,蓄谋已久的观文殿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秦桧终于粉墨登场。他很快就被任命为枢密使,一并连带以前的恩数,特命他依现任宰相条例施行。

绍兴七年(1137年)二月初,宋帝赵构才开始从失去父亲的悲痛中振作起来,开始御临便殿。他手拄一根素杖在庭堂之中,上身穿着浅色黄袍、黑色银带,望上去好像纯素色的一样,群臣都觉得皇上很是仁孝,非常感动。

这时他开始御几筵殿西庑的素幄,召集辅臣奏事。张浚面见宋帝赵构,深陈国家祸难,涕泣不能兴,因而乞求降诏告谕中外。于是宋帝赵构下诏书说:“朕以不敏不明,托于士民之上,勉求治道,思济多艰。而上帝降罚,祸延于我有家,天地崩裂,讳问远至。朕负终身不戚,怀无穷之恨,凡我臣庶,尚忍闻之乎!今朕所赖以宏济大业,在兵与民,惟尔大小文武之臣,早夜孜孜,思所以治。”

在张浚等主战派的一再鼓励之下,宋帝赵构才又重新开始准备诏幸建康,诏令有司择日进发。并将最为坚定的主战派湖北、京西宣抚副使岳飞招来朝廷,让他带领亲兵赶赴行在护卫。

岳飞来到朝廷见过宋帝赵构,宋帝从容问他说:“卿有精良马匹吗?”

岳飞何等聪明!他看到皇上亲自过问将军有没有好马,就知道宋帝赵构的弦外之音,赶紧趁势回答说:“臣有二匹好马,一个一日能吃掉刍豆数斗,饮泉一斛,但是如果这些饲料不精洁的话,他就不吃不喝。如果你放纵让它奔驰,最初之时它跑得不是很快,等到奔驰一百多里路之后才开始发力,自从中午到傍晚,还可以再奔驰二百多里远。虽然它披着厚重的鞍甲而不喘息不流汗,好像根本没有任何事情一样。这是因为它志向远大,而不苟取小恩小利;这是因为他力量充裕而不求逞能,它知道自己是致远之材罢了。不幸的是这两匹好马相继都死亡了。我今天所骑乘的,每日不过饮食数升,而且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奔驰还不到一百里,就已经力竭汗喘,好像马上就要累死的样子。这是因为它什么都想要,因此很容易满足;它什么事情都想逞能,因此很快就黔驴技穷了,这就是驽钝之材啊。”岳飞所说的千里马就是宗泽、李纲、朱胜非等人,而驽马就是秦桧、赵鼎、张俊等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