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队强势进入后,国共两军的力量差别巨大,加上苏联开始改变态度对我军不再那么支持,中央一看独占是没戏了,就退一步吧,平分东北也成。于是部队名字也改成了「东北民主联军」。民主嘛,就是大家一块玩,有话好好说。
从这个时候开始,彭真和林彪也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彭真还是跟以前一样的想法,主张占领大城市,以此为条件跟蒋介石谈判,来达到共分东北的目的。当然这也不是彭真一个人的意见,当时中央也是这样考虑的。
而林彪则极力主张去农村发展,建立根据地,做长期战争的打算。毕竟,我党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么搞的,对建立根据地相当有经验。
林彪作为军事主官,对根据地有着极其强烈的渴望,不用说吃穿的问题了,就算是打仗,没有根据地老百姓的支援,伤兵都没人抬,如果一个团要留下一个营去抬伤号,后面的仗还怎么打?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
从上帝视角来看的话,林彪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其实在退回去30年代,何尝不是有过同样的情景?当时王明等人一直坚持攻占大城市,结果导致惨败,要不是领导人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那我党能走多远都值得怀疑。
彭真在白区工作方面确实是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在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方面缺少经验。但是他作为东北局的一把手,自然对林彪的意见不服气,两个人的矛盾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幸亏这时领导人看清了局势的发展,放弃了利用大城市争取和平的想法,并于1945年12月提出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的方针。
四平保卫战之后,杜聿明一直把东北民主联军赶到了松花江北岸,部队一路败退,疲惫不堪。
四平保卫战的惨败让东北民主联军元气大伤。
对于四平保卫战,领导人一直都认为是对的,是需要的一场战役。但很多人认为四平保卫战给我军造成了巨大伤亡,是一个无谓的损失。
直到1959年的庐山会议,领导人还跟已经被打成反党集团成员的黄克诚争论,黄克诚还是那个犟脾气,说死守四平是没必要的,领导人说「固守四平是我决定的」。黄克诚竟然怼了一句说「是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领导人没办法,只好说「那就让历史和后人去评说吧!」
建国后,敢这样当面顶撞领导人的,黄克诚也算是头一人了。
不管怎么说,四平保卫战的惨败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统一了思想,让大家认识到了到农村去建立根据地的必要性。
更重要的一点是,1946年6月16日,中央下达了调整东北局班子的指示,任命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从这之后,林彪在东北集党政军权力于一手。
这是改变东北局势的一个转折点。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领导人过人的战略判断力和识人用人的眼光。东北局中有彭真、高岗、陈云、张闻天,无论哪一个都是资历深厚的大佬,而林彪跟他们相比,不论是职务还是资历都有很大差距,一把手的位置,特别是党政军集权的位置,无论怎么轮都轮不到林彪。
但是领导人就能在关键时刻,把东北的发展全权交付给了他,这不仅仅是信任的问题,在识人用人方面,确实有超越常人的眼光。
肆·巩固
多年以后,面对人民对林彪在东北做出出色成绩的赞美时,林彪轻描淡写地说:我在东北也没做啥,就做了三件微小的工作:肃清土匪、发动群众和根据地的建立。
是不是谦虚且不说,但林彪说的这三件事,事实上改变了我党在东北的局势,而且,这三件事绝不是微小的工作,而是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哪一件都不是能轻松做到的。
林彪担任东北局一把手之后,在1946年7月7日通过了一个决议,史称《七七决议》。
这个决议,是东北解放战争的一个转折点。
决议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林彪所说的那三件事,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剿匪。
前文咱们讲过,我党在东北没有丝毫的群众基础。
这个容易理解,国民政府是当时的合法政府,老百姓认国民政府是正统,这很正常,你东北民主联军是个啥?所以随着国民党军队进入东北,老百姓对民主联军很抵触。
记得当时有个故事是说,东北民主联军晚上要过河,就问一个老乡河水深不深,老乡说很深,必须用船过河。我军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了两条小破船,一下水才知道,根本不需要船就可以过,而这时候已经浪费了大半夜的时间了。
这个故事说明啥?老百姓抵触你,故意给你使绊子,你的麻烦就很多。
所以,如何改变老百姓对中共军队的认识,并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成了东北局迫在眉睫要解决的事。群众支持和建立根据地是相互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根据地,但没有群众的支持,也没啥用。
在东北局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