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更强的力,即「核力」(或强力)。经过大量的实验,人们发现核力的两个特性:
1)核力的力程很短,只有在原子核内部才能有明显的作用,或者说,只有当质子中子之间的距离达到10^{-15}米这个尺度下,才会出现明显的核力作用;
2)核力的大小与电荷无关,即质子-质子、质子-中子、中子-中子之间的核力没有什么差别。
根据这些结果,1935年,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通过与电磁力对比,提出了核力的理论。
图3:汤川秀树,1907。1。23–1981。9。8
用于描述电磁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量子电动力学(QED)认为,电子、质子等带电粒子之间的电磁吸引或者排斥力,是通过交换光子实现的,而光子的静质量为零,这就导致电磁力的力程是无穷远的,用公式来说,就是静电势能与距离成反比的:
V(r)simfrac{1}{r}
类比电磁理论,汤川秀树认为核力也应该有一个媒介粒子来传递的,他称之为π介子,而核力力程很短,这就说明π介子的质量不为零,而且质量很大。因为一个不为零的媒介粒子提供的势能与距离的关系为:
V(r)sim{frac{1}{r}e}^{-r/R}
其中R与媒介粒子的质量成反比:R~1/m,又因为式子中有一个指数因子,所以质量越大,势能随距离就降低的越快,如下图所示:
图4:汤川势与距离、质量的关系
当时所知核力的力程大约为10^{-15}米的量级,因此就可以估计出π介子的质量大约为m_{pi}≈100text{MeV}-200text{MeV}[4]。
1947年,英国物理学家C。F。Powell在宇宙线中发现观察到了π介子,测到其质量大约为140text{MeV},跟汤川的理论预测的结果相符。随后的研究表明,π介子与原子核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因此确认π介子就是传递核力的粒子。π介子一共有三种:带正电的π^+、带负电的π^-以及不带电的π^0。
根据前面所述,质子和中子的性质其实很接近,尤其是在核力中的表现,除了质子和中子的电荷不一样,但是电荷不影响核力。因此,可以认为质子和中子是同一种粒子(称为「核子」N)的不同带电状态,同样地,π^+、π^-、π^0也被看做是π介子的三种不同带电状态。
3、同位旋对称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之后的内容,这里要稍微说一下对称性相关的内容。
我们知道,电子的自旋是frac{1}{2},一个电子可以处于自旋向上(即自旋第三分量为frac{1}{2})或者自旋向下(即自旋第三分量为-frac{1}{2})两种不同的状态,这两种状态的电子在电磁相互作用中的性质是一样的。反过来说,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两个电子,我们认为它们是电子的两种不同状态,而不是两种不同的粒子。在数学上就可以把一个电子的状态写成:
e=begin{equation}left(begin{array}{c}uparrowdownarrowend{array}right)end{equation}
一个电子的完整状态需要用一个列向量来表示,或者也可以写成一个叠加态的形式:
e=a|uparrowrangle+b|downarrowrangle
即一个电子会处于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两种状态的叠加态,而且这两种状态的比例并不影响电子的电磁相互作用性质。
图5:电子自旋示意图
上面说到了,质子p和中子n可以看做是核子的两种不同的带电状态,模仿电子的写法,可以把一个核子写成:
N=begin{equation}left(begin{array}{c}pnend{array}right)end{equation}
同样地,改变质子和中子的比例,核子在强相互作用中的性质不发生变化,人们把核子的这种特性叫做「同位旋对称性」,同位旋的概念是海森堡在1932年提出的[5],计作I。很容易看出,同位旋就是仿照电子的自旋对称性提出的,连名称都类似[6]。同位旋对称性是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