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成功揭露了刘正等人的阴谋,将他们绳之以法,京城的局势暂时稳定下来。然而,这短暂的平静背后,却隐藏着更大的风暴。
在遥远的边疆,突厥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权力争斗。新崛起的首领阿提拉野心勃勃,他不甘心之前与中原签订的和平协议,企图再次挑起战火,扩张领土。阿提拉身材高大威猛,眼神中透着无尽的贪婪和凶残。他在营帐中对着手下将领们大声咆哮:“中原富饶,我们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必须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奴隶!”
阿提拉集结了大批精锐部队,日夜操练,准备对中原发动突然袭击。他派出探子,密切监视着中原边境的一举一动,寻找最佳的进攻时机。
与此同时,朝廷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虽然李明成功扳倒了刘正一党,但其他势力对他的嫉妒和怨恨并未消除。尤其是一些保守派大臣,他们认为李明的改革措施过于激进,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一直在暗中寻找机会破坏改革。
在一次朝会上,关于一项新的税收政策的讨论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保守派大臣以王尚书为首,强烈反对这项政策,认为会加重百姓的负担。王尚书站出来,拱手说道:“李大人,此政策万万不可行,这会让百姓怨声载道,引发社会动荡。”他的声音洪亮,眼神中充满了对李明的不满。
李明据理力争:“王尚书,如今国家财政紧张,若不采取此策,如何筹集军费加强边防?又如何推动各项建设?”李明的目光坚定,毫不退缩。
双方僵持不下,皇上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皇上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说道:“诸位爱卿,莫要争吵,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就在朝廷为内政争论不休时,边境传来了紧急军情。突厥大军突然越过边境,烧杀抢掠,边境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报!突厥大军来势汹汹,已攻破数座城池!”信使满身鲜血,一路狂奔至朝堂,扑通一声跪在朝堂之上,声音颤抖地说道。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整个朝廷陷入了恐慌。大臣们交头接耳,神色慌张。
皇上紧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李爱卿,如今突厥犯境,你有何良策?”皇上焦急地问道,目光紧紧盯着李明。
李明沉思片刻,说道:“皇上,当务之急是迅速调集大军前往边境抵御突厥,同时加强后方的粮草供应。”
然而,王尚书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皇上,此时不宜贸然出兵,应先派使者与突厥议和,避免战争进一步扩大。”王尚书的脸上带着一丝胆怯。
李明坚决反对:“突厥狼子野心,议和只会让他们更加嚣张,唯有坚决抵抗,才能保卫国家尊严和百姓安全。”
朝廷内部分成了主战和主和两派,争论不休。主战派的将领们纷纷支持李明,而主和派则以王尚书为首,坚持议和。
在这关键时刻,李明决定亲自挂帅出征。他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不仅关乎国家的安危,也关系到他的改革能否继续推进。
李明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奔赴边境。一路上,他看到了被突厥摧残的村庄和流离失所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悲痛。一个小女孩拉着李明的衣角,哭着说:“大人,救救我们,突厥人抢走了我们的粮食,杀了我的爹娘。”李明蹲下身子,轻轻擦去小女孩的泪水,说道:“孩子,别怕,我们一定会把突厥人赶走。”
到达边境后,李明立即组织防御,布置战略。然而,突厥军队战斗力强悍,且熟悉地形,给李明的军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李明的军队遭遇了突厥的埋伏。突厥士兵从四面八方涌出,喊杀声震天。
“将军,我们被包围了,怎么办?”副将焦急地问道,额头上满是汗水。
李明临危不惧:“不要慌,集中兵力,寻找突破口!”他挥舞着长剑,身先士卒,冲向敌阵。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李明终于带领军队突出重围,但他也身受重伤。一支箭射中了他的肩膀,鲜血染红了他的战甲。
“将军,您的伤势……”军医忧心忡忡,赶紧为他包扎伤口。
李明咬着牙:“无妨,只要能守住边境,这点伤算什么。”
就在李明养伤期间,朝廷中又传来了不利的消息。保守派大臣趁机在皇上面前诋毁李明,说他指挥不力,导致战事失利。
“皇上,李明好大喜功,此次出征不仅未能击退突厥,反而损兵折将,应当治罪。”王尚书添油加醋地说道。
皇上开始对李明产生了怀疑,下令让他暂时交出兵权,回朝述职。
李明陷入了困境,他深知此时交出兵权,边境必将沦陷。但皇命难违,他该如何抉择?而突厥又会趁着这个机会采取怎样的行动?中原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
李明的营帐中,将领们纷纷劝他不要回朝。
“将军,这明显是王尚书等人的阴谋,您若回朝,必定凶多吉少。”
李明沉思良久,说道:“我若不回,便是抗旨,会给他们更多把柄。我相信皇上会明辨是非。”
最终,李明决定回朝述职,他带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担忧,踏上了回京的路途。而边境的局势,也因为他的离开,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喜欢官途权倾天下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官途权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