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画1班的小孩子们还在埋头苦练作画的时候,转学走的学生们可就没这么快乐。
当把孩子们从基石技小被接走之后,罗爸与肖妈作为转学家长代表,正忙碌地穿梭于各个办公室之间,为他们的孩子——罗布夫和肖雨,以及其他几个孩子,顺利完成了转学的一切手续。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新环境的期许,又难以掩饰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毕竟,他们也担心孩子们换了环境之后,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可是长痛不如短痛,换学校也都是为了他们好啊!
罗布夫和肖雨站在全新的教室门口,望着里面那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心中五味杂陈。
几天下来,除了常规的课程,两人对学校的课外活动,如钢琴、小提琴等贵族气息浓厚的艺术项目毫无兴趣。
反倒是罗布夫悄悄将从基石学校学到的刮腻子工具藏在了书包里,每当课间或是放学后,就拉着肖雨找个无人的角落,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练习那在新同学们看来颇为奇特的技能。
“不是,你们玩儿这个干什么啊,有意思吗?”
“罗同学,给你看看我刚买到的卡牌!”
“对啊对啊,肖雨,一会儿放学去小卖铺吗?”
两人对于新同学们的话语置若罔闻,而是专心的刮腻子。
动作熟练而默契,仿佛在那个瞬间,他们又回到了基石,那片充满自由与实践乐趣的土地。
只是这样的行为,一旦被罗爸和肖妈知晓,总是免不了换来一顿语重心长的教育。
放学后,罗布夫和肖雨的家长又聚在了一起。
“你们现在是逸夫小学的学生了,要有新的开始,这些……”罗爸说到这里,看着地上的刮刀,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最终还是叹了口气,没有继续说下去。
肖妈则是轻轻拍了拍两个孩子的肩膀,温柔而又坚定,“我们相信你们能适应这里,找到自已的位置。”
两个小孩儿低着头没有说话,看不出两个人的表情。
而这一幕,不仅仅在两小只身上发生。
在另一边,转学至汉昌学校的孩子们,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挑战。
这里的管理更为宽松,学习进度对他们来说稍显滞后,课外活动似乎也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
一群曾经在基石学校里练就一手好厨艺的孩子,如今却只能在宿舍的角落里窝着每当这个时候,他们总能从彼此的眼中读到一种莫名的默契与怀念。
“这课外活动,跟个傻子似的在操场疯跑,有啥用啊,不如复习颠勺技巧。”
“对啊,我爸妈真的有病,我的刀工马上就能找到进步的地方了,给我送到这破地方来。”
“对啊。。。。。。”
这些话语随着直播传到了家长的耳朵里。
家长们的不解与疑惑,如同夏日里的蝉鸣不绝于耳。
网络直播间的弹幕热闹非凡,观众们对这一系列转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基石出来的小天才,现在反而成了格格不入的存在?】
【什么存在不存在的,就是这帮孩子被教导的太好了,不喜欢这地方了。】
【咳,别急嘛,说不定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呢!】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复杂的舆论画卷。
两所学校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即将举行的才艺比试。一周的时间转瞬即至,他们可容不得一点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