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煮,一个人,无依无靠,这个时候他会有强烈的孤独感。
因为蜗牛型的人很需要依赖别人,很需要那种依靠别人的安心感,所以,对于蜗牛型的人来说,孤独就是无人可依。
当鸵鸟型的人感觉自己不被理解,并且无法求助,缺乏支持的时候,他会觉得非常孤独。
当鸵鸟型的人跟别人分享的时候,别人根本就不这样认为,那个时候他也会觉得很孤独。因为他发现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但是他又很需要心理资本。
所以他这种就有点类似于孤独帝王,高高在上,无人理解。
比如说,袋鼠型的人是那种「哪怕我自己折了一条腿,也要自己把它绑起来,不可能让别人有机会来搀扶我们一下」这就是自带照顾者属性的人。
他一方面很享受全身心去照顾别人,但一方面又很自怜,觉得自己照顾了所有人,但没人来照顾自己。
袋鼠型的人内心中觉得自己负责了太多事情,没有人能够支持自己,这个时候的袋鼠会觉得很孤独。
我们之前说,斑鸠是更注重利益关系的。其实,斑鸠人在追逐利益的同时,也是渴望关系的,但他会把这种渴望藏得很深。
只有在他看到别人都呼朋唤友去玩耍,而自己只有孤单一人还在商业应酬的时候,他才会感到很深的孤独。
孤独和孤单是不一样的。孤独感会陪伴我们一生,但孤单的感觉有可能随着环境各方面会好转。
之前我们说过,有些孤独是成长性的孤独。孤独该怎么办?其实不需要怎么办。
所以,首先我们需要确立这一点,孤独感是一定会有的,我们只能去面对,去接受,而不能消除。
当我们意识到这种孤独的感觉是成长性或存在性的以后,我们就更能够去应对这样的感觉。
我们还有一个思维误区,就是我们觉得很多时候别人无法理解我们,所以我们才会孤独。但有时候,孤独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之前也有人问过我,说「我有时候很孤单,总是觉得生命很未知,然后又没人能替代我,没人真正理解我。」但当他说出的那刻,他就接受了,可能生命就是这样。
所以也许你可以说出你的孤独,这个东西是有共性的,也许有人能理解你。当你这样去认为的时候,也许就不会把很多人排斥在外了。
所以有时候,并不是说这个世界造成这个样子,也许是我们自己无意中把世界造成这个样子。
出门在外,你可以去建立你的社交圈,充实自己的生活,找到一些你非常喜欢的爱好,而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去专注自己的爱好时恰恰是很孤独的。
比如说一个人跑步,一个人去游泳,外界没有太多的打扰,但这些时刻是我们所说的真正去享受孤独的那种状态。
而我们能够真正的跟自己待在一起。也就是说从认知上来讲,这是我们自己去追求和享受的一件事情,而不是我们说的害怕被排斥的一种孤独感。
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改变是主动的,可以从这一刻开始,假如我们在一个孤独的状态里已经无法承受,那我们可以做些改变。
有一个我的来访者跟我说,「有的时候我经常会特别渴望有人来联系我,打电话给我。但是很多时候,我一直看着电话手机的微信,却没有任何人联系我。」
那时候,我跟他说:「其实你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他说:「我能做什么,他们不联系我能做什么?」
我说「好简单嘛,你就发个信息给别人,对不对?」我们所说的改变就是这个意思。
当我们独自在外,感觉很孤独的时候,就需要内心中有一些支持性的资源。
什么是支持性的资源呢?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有一天,我很想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得到生命中那些很重要的朋友对我真正的认同,并且很想知道他们能够接纳我到什么样的程度。
后来,我用了一个很庸俗的方式,我问他们「有一天我问你们借钱,但是我不告诉你们,我用在哪里,我只告诉你,我有难处。你们每个人报个数字给我,这个时候你能够借我多少钱?」
然后他们报了各自的数字,我听了之后,一下子觉得自己是有支持的。
虽然我不是真的问他们借钱,但这个问答里我能够感受到我被怎样对待,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是帮我的,这就是我的支持性资源。
这种感觉使我避免了成为孤胆英雄,独自游走于这个世界。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就是这种感觉。
我们可以去找到自己的支持性资源,这样,即使独自在外,感受到孤独,这种支持性资源也会让你感觉到很安全,很有力量。
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当我们处于孤独的时候,就会觉得这种感觉是社会造成的,是别人造成的,是很多的外部条件造成的。那么在这一刻我们也许就已经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了。
我们总是觉得这个世界在迫害我们。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客观来说,孤独感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