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瑚学业出众,得到了外公张老太师的赞赏。张老太师认为贾瑚具备考取秀才的实力,于是鼓励他前往金陵老家参加科举考试。贾瑚听从外公的建议,开始为考试做准备。
贾瑚即将启程回金陵参加科举考试,母亲张氏心中充满了担忧。她将儿子叫到身边,仔细叮嘱道:“瑚儿,此次回乡参加科举,路上需多加小心。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切记劳逸结合。”
张氏转头对小厮说道:“你们几个,一定要好好照顾少爷。确保他平安返回金陵,安危不容有失。”
小厮们齐声回答:“夫人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心尽力,保护少爷周全。”
贾瑚看到母亲如此担忧,心中感动不已。他安慰道:“母亲,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已。一路上有小厮们随行,不会有事的。”
张氏点了点头,但仍不放心地说:“在外求学,饮食起居都要注意。尤其现在正值春夏交替之时,严防病邪入侵。记得多添衣物,饮食要清淡,切忌贪凉。”
贾瑚微笑着说:“母亲,您的关怀我全都记下了。我会照顾好自已,不让您担忧。”
张氏这才放下心来,目送儿子与小厮们启程离开。一路上,小厮们谨记夫人的吩咐,悉心照顾贾瑚的饮食起居,确保他平安返回金陵。
贾瑚正准备启程回金陵老家,张老太师特意将他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瑚儿,你的学业已大有长进,我为你感到骄傲。此次科举考试,你可有信心?”
贾瑚恭敬地回答:“外公,多亏您多年的教诲,我对科举考试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相信自已一定能够考取功名,不辜负您的期望。”
张老太师微笑着点头:“很好,科举考试不仅是对你学问的考验,更是对你心性的磨炼。记住,无论考试结果如何,都要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学问无止境,切不可骄傲自满。”
贾瑚感激地说:“外公,您的教诲我铭记于心。我会全力以赴,考取功名,为您争光。”
张老太师拍了拍贾瑚的肩膀:“很好,加油,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在回乡参加科举考试之前,贾瑚来到祖母贾史氏的院子拜别。贾史氏端坐在椅子上,脸色阴沉。尽管贾瑚礼貌地行了礼,但她只是略微点了点头,表情依旧冷淡。
贾瑚感到有些意外,但并未显露出来。他恭敬地说:“祖母,孙儿即将回乡参加科举考试,特来向您拜别。恳请您保重身体,孙儿不日便归。”
贾史氏冷淡地答道:“知道了,你去吧。”
贾瑚心中充满困惑,但仍然保持着礼貌。他再次行礼,道:“那孙儿便告退了,愿祖母安康。”说完,便转身离去。
望着贾瑚离去的背影,贾史氏微微皱了皱眉头。她招来贴身丫鬟,问道:“你觉得这个贾瑚如何?”
丫鬟小心翼翼地回答:“回老太太,奴婢觉得贾瑚公子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贾史氏叹了口气,说:“但愿他能够明白我的良苦用心吧。”
原来,贾史氏的冷淡态度并非出于对贾瑚的厌恶,而是希望他能够在科举考试中更加努力,以报答家族的期望。贾瑚并不知道祖母的真实想法,只道是她性格如此。尽管如此,他依然下定决心,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不辜负家人的期望。
于是,贾瑚告别外公与父亲母亲,踏上了回金陵老家的道路。在旅途中,他不忘温习功课,为科举考试做最后的准备。终于到了科举考试那天,贾瑚镇定自若地走进了考场,心中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