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讲记11 > 第六十八讲(第2页)

第六十八讲(第2页)

当然,这个跟我们凡夫的思考不同。凡夫的思考有问题,因为我们习惯是单向思考。但是我要提醒大家,如果你有志于行菩萨道,你要慢慢训练自己双向思考,不即又不离,不取又不舍。初学大乘佛法会觉得这个心理很矛盾,又不取,又能不舍!但是你习惯的时候你就知道,哦,原来佛陀的意思就是这样,中道。所以说,“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这个身根当中会产生一种觉了的功能,当这个觉了的功能向外攀缘的时候,带动了根尘识的因缘和合;当它回光返照的时候,就回归到一个清净本然的觉性。这个就是双向。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回顿息。那只就是一分的觉。同样一个东西,你用得好,你就是解脱,用得不好它就伤害你。所以问题不在色身,问题是你的观照力有没有现前。问题在这个地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壬五、须菩提观意

【图二】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

须菩提尊者所观的是一种意知,见闻嗅尝觉知中的这个“知”的功能。须菩提翻成中文叫空生。他出生的时候,他家中的财宝突然瞬间消失掉,等到他出生不久以后财宝又再出现。因为有这样的瑞相,所以就取名为空生。

尊者这个时候就顶礼佛足说,多生多劫以来,我这一念第六意识的心是很特别的。为什么呢?因为“心得无碍”。我这一念心(这个“心”指的当然是第六意根),我第六意根去分别心中种种的法尘善恶的时候,我就了知这一念分别的心是本自空寂,所以对一切法尘所产生的假相我是不生取着,无所障碍的。这个地方就是有空观的意思了。

“自忆受生如恒河沙。”依空观的智慧产生了宿命通,而且我自己能够去悟知我每一次受生的种种状态。我到天上受生,我到人间受生,我到各式各样的因缘当中受生,都能够很清楚地去忆知。

那么就着今生来说吧,我今生初在母胎的时候“即知空寂”,我就知道五阴身心本自空寂的道理。这个地方,古德解释是一种我空的智慧现前。如是乃至出胎以后,我能够了解,这外在的一切的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切的依正二报的世界,也是当体即空的。古人解释这一段是法空。到这个地方是二空自调,以我空法空的智慧来调伏自己的见思烦恼。

下面这个地方讲大悲利他。“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而且我能够有善巧的方便来开导众生,也能够悟入空性。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解释说是在般若会上,般若会上佛陀要须菩提尊者来转教菩萨,来破除菩萨的法执。这个地方讲到他过去的因缘。

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

今生承蒙如来种种慈悲的教授,发明两个道理:第一个,性觉真空。这个“觉”指的是第六意识的那个觉的功能。我能够了解我现前一念觉知之性,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所以我知道我这一念心是“心即是空”。从这一念心而明白我空法空的真理,从假入空。第二个,空性圆明。我也知道空即是心,即此空性当体就是我一念的觉知之性。所以他能够知道这一念心当体即空,又知道这个空性的真理当体也能够缘生这一念心。所以,他因为这样的因缘,在迹门当中能够成就阿罗汉果,从本门当中能够顿入如来宝明空海。

这个“宝明空海”,就是我们大乘的第一义谛空,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大乘的空是能够显现妙用的,我们前面讲过,大乘的空性现前是不坏假相的,跟假相在不在没有关系,它是体空观,它是性空观。小乘的空观是不容许假相的,所以小乘的空观现前,不容许有因缘所生法的假相存在,不可以。小乘的空观是汉贼不两立,有色就没有空,有空就不能有色。大乘佛法的空叫作“宝明空海”,是一种第一义谛空,所以能够同于佛陀的知见,印成小乘的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在空性当中得到入、住、出的自在,这个是最为殊胜无上的。所以须菩提尊者对空性是有很深很深的体验,看过去的因缘就知道。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须菩提的空,其实他的切入点是从“意”,第六意根切入,所以你看看它这一段就清楚。现在佛陀问我圆通的方便门,正如我所修所证,是“诸相入非,非所非尽”。

这一段,蕅益大师的解释是,“诸相”指的是因缘所生的我相法相;“入非”,它能够入于非相,非相就是空性,把假相的因缘回归到我空法空的体性。乃至于“非所非尽”,这个“非”指的是能观的智,“所非”是指所观之境;乃至于能所双亡,诸相叵得,唯是一心。蕅益大师说,这个地方的意思,他把因缘所生的我相法相,回归到一念清净本然的空性的心性,就是摄用归体。“旋法归无,斯为第一。”那么又能够把这一念心(缘生无性的心)当下承当,它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斯为第一”。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一心为根本。他这个观法跟《大乘起信论》非常接近。《大乘起信论》的观法,它是以“一心”为宗,所以它叫“一心真如”,它的真如是在一心中表现出来。这个观法其实非常好用,就是你不管看到什么事情,你就观想它是唯心所现。“思诸法如梦”,外境都是一念心显现出来,外境是空,先把外境空掉。然后再观“观心性无生”,能分别的这一念心最后也觅之了不可得。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这个时候,第三段,再肯定这一念清净心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先否定再肯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诸位!你看大乘经典,你看佛陀对心的描述,佛陀讲话怎么讲这个又讲那个?一下子说这个心是罪业的根本,你不能随顺它的;一下子又说,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这一念心跟诸佛是一样的,要肯定。佛陀对心有时候是采取否定的状态,有时候是肯定。这怎么办呢?哪一个是对的呢?

这是一个“次第”的问题。刚开始你要否定。刚开始我们这一念心很多颠倒,你一肯定就完了,就被它带着走了,所以,大乘佛法否定门入、肯定门出。刚开始先否定自己的心,你的所有的作用,你内心释放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想法,你告诉自己,这都是假的,你不要被他骗了。你打你的妄想,我修我的止观。所以,刚开始我们对心性是否定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诸相入非,非所非尽”,完全否定。但是到最后的时候,否定到最后的时候,你要转成肯定,回归到一念心性的时候你要重新肯定。

你看《大乘起信论》怎么说。它说观一切法,“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唯是一心”,到这个地方,把一切万法回归到一念心性。最后还有一句话很重要,“是名真如”,重新肯定这一念心性当下就是真如。你看,“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唯是一心”,到这个地方是完全否定,然后“是名真如”,叫“一心真如”。

所以我们在调心的过程当中,是否定、否定……最后肯定、肯定……但是,《楞严经》的角度是完全否定。你看《楞严经》,基本上它是从假入空,《楞严经》从空出假讲得很少,它是让你把心带回家。但是,真正肯定你的自他不二的本性,开始从空出假,那你要读《法华经》。《华严经》《法华经》都是这样。所以你看,为什么经典要判教?这一部经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的定位是什么,五味中它的滋味是什么,的确每一部经的效果不一样。佛陀讲话的口气不一样,产生的身心世界的效果是不一样。《楞严经》它偏重在破执,它这一部经的目的就是在根尘识的因缘当中把你拉回来。把心带回家,《楞严经》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你从家里面再出去,那你就研究《法华经》、研究《华严经》,怎么样发菩提心,怎么从假相当中建立如梦如幻的因缘,从如梦如幻当中积集如梦如幻的功德,那你得读《法华经》《华严经》。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讲的“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把一切法会归到一念心性,然后再“旋法归无”,在一念心性当中再重新肯定,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我就从这个地方成就圆通,这个对我来说是“斯为第一”。

辛三、观六识分六:壬一、舍利观眼识;壬二、普贤观耳识;壬三、艳喜观鼻识;壬四、满慈观舌识;壬五、波离观身识;壬六、目连观意识

观六识,这个指的是能观的智是一心三观,所观的境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这当中有六科:一,舍利观眼识;二,普贤观耳识;三,艳喜观鼻识;四,满慈观舌识;五,波离观身识;六,目连观意识。

壬一、舍利观眼识

【图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