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大佛首楞严经净界法师 > 第九十一讲(第1页)

第九十一讲(第1页)

请大家打开讲义206面,子二、明因人灭恶生善功德。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成两个部份来修学:第一个是理观,第二个是事修。理观简单的讲,就是要我们正念真如,我们平常面对我们的五蕴身心,色受想行识,我们要经常生起一种智慧的观照,所谓的「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不能够被五蕴的假名、假相所转,这种智慧也就是一种回光返照的智慧。

事实上,我们不能够说我们从前生而来,因为你前生的五蕴身心不是这个样子,你前生不是长这个样子,你前生的感受想法跟今生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前生可能是一个女众,今生变成一个男众,你怎么能够说你从前生而来呢?当然我们也不可以说「你将往哪里而去?」你说我到来生去了,这样讲也是不对的,因为来生也不是你今生这个样子!

所以从本经佛陀的解释,我们的生命是没头没尾的,「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它只就是一个因缘的业力所显现的一个假相,所谓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就像一个水泡一样。

所以当我们开始回光返照的时候,我们的心就跟五蕴的假相慢慢的脱离,然后慢慢的把心带回家,回归到我们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这是本经很强调的「安住不生灭心」。这一点跟我们在平常修习〔唯识、止观〕是不一样的,〔唯识、止观〕是对治的,用善念来对治恶念,我们贪欲重修不净观,瞋恚重修慈悲观,你这个人情执很重,愚痴心很重修因缘观。

当然我们知道,只要是对治的东西,它就会产生一种对立法,对立法就是一种生灭。当我们在用生灭心修学的时候有两种过失:一、功德不能圆满,它是局部的,所以你有没有发觉,我们一直在对治烦恼,修了很久,但是身心世界很难有一种彻底的改变,根本上的改变做不到,因为你都是在表面上对治,你根本的问题没有真实的找到,那种有所得的攀缘心没有真实的消灭,所以生灭的修学法功德是不圆满。二、功德不能持久,你很难持久。所以当我们平常经常的在回光返照的时候,我们安住不生灭心的时候,我们念念之间就在息灭我们这种有所得的攀缘心,开始返妄归真了。你的心慢慢慢慢,一步一步的开始回家,而这样的一种转变是从根本上的改变,从心性上的根本改变,从我们本来依无明而住,而改成依真如为住,那是从根本上去修正我们的根本烦恼。

这一部分佛陀花了三卷半的时间,来描述我们的身心世界是从什么地方而来的。诸位从前面的三卷半能够很清楚的看到。到第二科修学的时候,佛陀讲出了两种的事修:修念真如的人你应该要严格的持守「四种根本净戒」。本经讲四根本净戒是讲得非常的彻底,你刚开始要断除身口的罪业,进一步要对治你内心的烦恼的攀缘,它是身口意的持戒,它每一个事修都有理观的加持在里面。持戒以后就开始要读诵『楞严神咒』破障,它不但是破障,它还有生善,生起善根的效果,有灭恶生善的效果。

本经是以正念真如为理观,以持戒诵咒来当事修,依止理观跟事修念念之间,把我们从一种攀缘心而回归到一种不生灭心,来当做我们整个菩萨道的根本,依止不生灭心而发菩提心,依止不生灭心来修六波罗蜜,这是一种直接成佛的法门,一种「一佛乘」的法门。

子二、明因人灭恶生善功德(分三:丑一、略明。丑二、广显。丑三、结劝)前面佛陀讲到『楞严咒』的功德,是约着果人来说明自行化他;“果人”指的是十方诸佛。这地方是指的因地修行的菩萨,如果一个菩萨能够修学『楞严咒』,他能够产生灭恶生善的功德;“灭恶”包括灭除内心的烦恼跟罪恶之恶,也包括对外的种种鬼神障之恶,破除内外的障碍。“生善”在经文中讲到,能够加强我们的菩提心,能够增长我们六波罗蜜的善根。你诵持『楞严咒』,你在修六波罗蜜的时候更有力量,生起菩提心的时候更坚固。这个就是因地的修学者,能够有灭恶生善的功德。(分三:丑一、略明。丑二、广显。丑三、结劝)丑一、略明(分二:寅一、明不持之失。寅二、明能持之得)寅一、明不持之失

佛陀先说明假设一个修行者,你不受持『楞严神咒』,你会带来很多的过失。先讲这个不受持的过失,看经文:

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这地方的对象是针对有学之人开示,有学之人在经论上所说的是小乘的四果之相,大乘的佛果以下都叫做「有学」。这地方看后面的经文是偏指修大乘佛法资粮位的菩萨来说,偏重资粮位的菩萨。因为资粮位的菩萨,他在修学当中的障碍特别多,到加行位有禅定的时候,他的心力就不同了。资粮位的菩萨还是在三界的生死轮回当中,但是他内心发起了菩提心,想要成就大乘的阿罗汉果,大乘阿罗汉果是无生,指的是初地以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不受持此『楞严神咒』而安坐于道场,修学种种的三昧,想要使令身心世界远离内外种种的魔事,是无有是处!因为一个资粮位的菩萨生长在末法时代,他有两种障碍:

第一个他本身的善根薄弱,障深慧浅,他无始劫来累积很多的烦恼,但是积集善根的资粮又不足,他本身就善根薄弱,烦恼又粗重,他内在的障碍就特别重。

第二个外在环境的诱惑,生长在末法时代是魔强法弱,所以他本身善根薄弱,外在的环境又特别的刺激。古德说,就好像一棵小树,经历暴风雨的摧折,则有枯折之患。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不受持『楞严咒』来保护你的善根,你想要远离种种的魔障,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寅二、明能持之得

假设我们能如法的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叠毛,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我们在末法众生当中,随他所在的国土(依报)中有种种正报的众生,随着他国当中所用的种种的纸张或者是桦皮(桦树的皮,因为桦树的皮特别的轻薄可以书写),或者是贝叶(贝多罗树的叶片,因为它又长又广;西藏经常用贝叶来书写经典),纸素(用竹片煮成浆制成纸张),白叠毛(印度的一种细柔的花草所制成的纸)。总而言之,我们能够用种种的纸张来书写此咒,然后把它储藏在香囊当中,这个人就算他心识特别的昏昧暗钝,他不能够忆持忆念咒语的内涵,但是把咒语携带在身上,或者是供奉在家里面的佛堂,这个人在一生当中种种的毒害,包括种种的毒蛇,包括种种的鬼神妖魅,都不能对他做种种的伤害,他能够远离内外种种的魔障。

我们前面讲到『楞严咒』它的特点,它是「密诠诸法实相」,秘密的。因为它本身是从佛陀的头顶放光而宣说出来的。所以你的心跟咒语接触的时候,它就会慢慢的、慢慢的,把你的心带回到如来藏妙真如性,而如来藏妙真如性本身就具足了灭恶生善的功德,所有的恶法在清净心里面是不能生存的,所有的善法在我们一念清净心是本自俱足的。

我听海公长老说,他说他以前去金山寺的禅堂参学,后来他发觉金山寺的禅堂,包括当家师父、包括很多、很多的老参,很多人在打坐的时候都持『楞严咒』。问他们为什么呢?他说:『楞严咒』你持下去,它真的是灭恶生善,你持下去烦恼自然淡薄,善根自然增长。他说一句话:总比你空心静坐好。因为我们在修习「止观」的时候,我们很难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空有都不着而顺入中道,很难!你要嘛偏空,要嘛着有,你怎么弄都不对,干脆持『楞严咒』,把心交给『楞严咒』,它自然会带动我们趋向于真如,「密诠真如」,他是在秘密当中,在不知不觉当中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所以前面说『楞严神咒』是出生于一切诸佛的功德,为一切诸佛之母,有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诸位你看看后面你就知道。

丑二、广显(分二:寅一、总标。寅二、别示)

前面只是一个略说,这以下广泛的把持咒对我们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灭恶生善的效果把它开显出来。分两段:一、总标。二、别示。

寅一、总标

阿难!我今为汝更说此咒,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

佛陀在这一个地方,再一次的来宣说此咒的功德,前面佛陀是针对从佛的角度,他持咒有什么自利利他的功德。这个地方佛陀是为我们资粮位的菩萨再一次的宣说,我们菩萨受持此咒有什么功德。这地方佛陀提出两点:一、救护世间,得大无畏。能够使令我们在世间当中,远离种种内外的魔障,能够无所怖畏(约着今生的安乐)。二、成就众生出世间无漏的智慧。它的意思是说,你的心很虔诚的持『楞严咒』,念念之间它就把我们那种有所得的攀缘心,慢慢慢慢的把它消灭掉。当然假设你持『楞严咒』的时候,又加上理观,那力量更大。

蕅益大师说:你如果能够持咒,没有加上理观只有事修,那多分来说是消业障,增长你的福报。但是你在持咒的时候,你能够正念真如,达到一念不生,这时候它真的是成就出世间的智慧,你的心会整个平静下来,有所得的攀缘心慢慢慢慢的消灭掉。这地方指的是,你要是只有持咒没有理观,那就是成就上面的功德,救护世间得大无畏,假设你又能俱足理观,那你就能够成就出世间的智慧,那就是理事无碍。

寅二、别示(分八:卯一、能灭诸难。卯二、菩萨加持。卯三、不堕恶道。卯四、同佛功德。卯五、能净业障。卯六、能消夙业。卯七、能满众愿。卯八、能获国界)个别的显示『楞严咒』的功德,佛陀举出了八科,分八科:一、能灭诸难。二、菩萨加持。三、不堕恶道。四、同佛功德。五、能净业障。六、能消夙业。七、能满众愿。八、能获国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