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鸿飞入主汴梁城后,除了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以外,江鸿飞对别人,绝对做到了礼贤下士,宽宏大度,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私人喜好而乱杀过人,甚至没有乱问罪过人,他杀得那些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也都是顺应民意而杀,就是吴革、梅执礼、吕好问等一大批企图救出赵佶、赵桓以及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的人,江鸿飞都对他们做到了网开一面。
而在用人方面,江鸿飞大胆启用原宋臣,对他们唯才是用,人尽其用。
可以说,江鸿飞做得真的已经足够好了。
但即便是这样,在汴梁城彻底开放了之后,还是有张浚等不少原宋臣偷偷出城,然后辗转去投赵构的大元帅府了。
江鸿飞从朱贵和燕青那得知此事了之后,让他们不要管,给这些想走的人大开方便之门。
江鸿飞之所以这么做,当然不是他尊重人各有志,更不是心慈手软,而是他想借此机会消除隐患。
要知道,江鸿飞都做到这种程度了,这些人还是愚忠赵宋王朝,或者想赌赵宋王朝会在逐鹿中原中取胜,那么,首先来说就是他们真没眼光,能力可能也就那样吧,关键,强行把这些人留在大元帝国,他们没准能搞出什么幺蛾子。
所以,江鸿飞还不如大大方方让这些人走,使自己手下的队伍干净一些。
不过江鸿飞的努力,也不是白下的,总得来说,去投赵构的原宋臣终究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原宋臣还是选择了为江鸿飞和大元帝国效力,包括梅执礼、吕好问等人。
当然,这除了因为江鸿飞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还因为江鸿飞如今的形势是真好,很有大一统的潜力……
……
姚古败回陕西不久,便去世了。
姚古带回去的那数万宋军,被范致虚给接手了。
同一时间,赵桓在汴梁城破之前任命的秘阁修撰兼西道副总管孙昭远,克服了种种困难到达京兆府,见到了范致虚。
孙昭远传赵桓的圣旨,令范致虚立即率领西军迅速进京勤王。
范致虚是赵宋王朝的三朝老臣,前不久他才受命接替任谅担任京兆府知府,措置陕西兵马。
后来,赵桓又任命范致虚为陕西宣抚使、陕西五路经略使。
受命措置陕西兵马的还有钱盖,任陕西制置使。
为了抵御西夏的进攻,赵宋王朝在西北地区设置了六个类似江鸿飞上一世军区的机构——经略安抚司。
即:永兴军路经略安抚司,鄜延路经略安抚司,环庆路经略安抚司,秦凤路经略安抚司,泾原路经略安抚司,熙河路经略安抚司。
在赵宋王朝的军队中,这六个经略安抚司所统辖的部队被统称为“西军”。与部署在河东、河北地区的“东军”相比,西军的战斗力要强得多,是赵宋王朝军队的绝对主力。
在此之前,大元帝国招降了折家军,消灭了晋宁军。
在那之后,吴玠和折可求便顺势赶走了刘家军夺取了鄜延路,也就是夺取了延安府一带。
范致虚得知此事了之后,派手下人马沿各关隘固守,同时广招人才。
范致虚是典型地不拘一格降人才,他用人的宗旨就是,不论各色人等,不论出身,只要有所专长,皆借补官职发给俸禄。
在范致虚宽松的用人政策下,如僧人宗印、道士张孝庆等,皆借补为幕属统制官。
其实,范致虚是忠心有余,能力严重不足,他就是谬不知兵的文人,对边防兵革之事很外行。
当时,有些人为获得赏钱,所献防备大元军的计策就跟儿戏一样。
比如宗印就给范致虚献了修长城之策,用以挡住大元军。
范致虚依计行事,让各地州县组织民夫修建长城。
各州县的民众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黄河边上,哪能不知道,范致虚的策略根本没用?
他们通过层层上报,想要阻止范致虚实施这个愚蠢的政策。
可范致虚根本不觉得这有问题,下令按法施行。
见此,各州县都大搞阳奉阴违,他们修的长城只到人的胸口高,就跟小孩过家家一般,大元军的将士轻轻松松地就跃过了这所谓的长城。
结果赵宋朝廷钱没少花,军民与州县还不胜其扰。
而另一方面,当时乔道清等人一方面畏惧还在河东的姚古,一方面要防御蠢蠢欲动的王庆,一方面随时准备策应去攻打汴梁城的江鸿飞,才没有继续攻打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