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我全家都成了大佬(科举)》35、买铺(第12页)
揣着九十两银子、背上一筐二十本书,宋云棠带着宋得墨离开书铺,先去了一趟陈夫子家,他正在给学生授课,便没有多呆,只留下一本书,交代看门的老仆给夫子。
又去了同在陈夫子的私塾读过书同过窗的师兄弟家里,各自一本。
怀揣着剩下的十二本,宋云棠不由得庆幸,原主来往比较多的朋友算少的,否则剩下这十二本都未必保得住。
他还打算送一些给亲戚呢。
要知道,一本书一两银,这二十本就是二十两银子!
周掌柜倒是说过可以免费送他,宋云棠想了想,拒绝了,他自己有十分之一的分成,白拿不好,又不是直接买断。
结果周掌柜还挺坚持,就说给他打个折,算成本价。
于是这折直接打去一半,二十两变成了十两,他就没拒绝了,十两可不是小数目。
难得多了一笔巨款,宋云棠打算把它花出去,在县城买一间铺子。
如今大家生活得越来越好,县城的铺子几乎是年年都在涨只是涨得没他前世那么厉害罢了,但二婶既然有意在县城卖卤味,比起租房,他更倾向于直接买。
没钱的时候打算靠着卤味攒够钱再买,有钱了就不用节省了,直接一步到位。
只是找到中人一打听,才发现这县城的铺子比镇上贵多了。
陆家给陆小禾陪嫁的铺子,说是铺子更偏向于带铺面的宅院,人流量不算小的正大街,前面是宽敞的有三十市井的铺子(三百多平,1市井约等于11平),还带个二层,后面则是七八间二进的大院子,一家人住进去都没问题。
也只花了六十两。
但县里的铺子最便宜也要九十多两,好一点的百两往上,似这样的铺子还不多,倒是住宅要便宜些,也便宜不太多。
尤其是那种地段热闹的宅院,主人家心思灵巧,改了前面的一进,比单纯的铺子还贵一些呢。
前面当铺子,后面一家人住,还能囤上许多货物。
不知道是古代人少,还是这会儿都是大家庭住一块不分家,建的房子都喜欢往大了圈地。
像一进的院子基本没有,都是二进三进的,动辄七八间、十几间,院子里打井,大家长住的正院,其他儿孙辈住的偏房、囤粮食囤菜的储物间,厨房厕所等一应俱全。
中人听了宋云棠的预算,为难半天想到一个铺子,忐忑的把人带了过去。
这也不是正大街的好位置。
是从正大街穿进去的一条小街,上阳县除了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修得四通八达,人流量最大外,也穿插了许多小街道。
中人介绍的铺子距离正大街约有百米,修的水泥路还挺宽敞的,能容纳三四个牛车并行,不是那种偏僻小巷。
可等看到铺子后,他就明白为什么会这么便宜了。
这铺子也是个小二层,后面也带了个小院。
然而着实是真小。
足足小了十倍,铺面也就三市井的样子,后面的院子就更小了,只修了两个屋子,一个厨房一个厕所然后就是水泥围墙了。
不算两屋,空地怕是就两市井,想要做点什么都活动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