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试里校考的就是“身,言,书,判”四类。“身”指观考生的样貌,必须仪表端正,说白了就是看脸,无论是宋璟、苏頲又或是常安他爹常文孟,各个都是容貌非凡,颜值当属上乘。
而“言”指观考生的言辞,必须善于辞令,不会说话拍马屁、不会争辩、不知说话礼仪,这官当不久。“书”指考生的书法,做官经常要书写公文,所以文笔及书法须佳。“判”则指凭案例考识见,由于古代行政与司法不分,地方官也要兼理狱讼,所以需要有判断能力。
总而言之,关试就是看你有没有资格当官,所以考试内容自然就不如春闱科举那时的难了,甚至可以说是走个过程。
吏部尚书苏尚书回收了所有的考卷和报告后,就和几位侍郎凑在一起开始探讨研究了:
“这个状元郎,我等就无权判处了,届时交由丞相与当今处理便好。”苏尚书直接就把今年的状元的答卷和报告给放到了一旁,随后就拿起了第二张试卷:
“亚元赵庆,善书能讲,可封四门助教,诸位意下如何?”
“可。”
得到同意后,苏尚书就在这个试卷上写下了“参四门助教”的字眼。然后又拿出了第三份试卷和报告,念道:
“解元王维,善礼乐,可封太乐丞,诸位意下如何。”
“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是,苏尚书就开始在试卷上写下了“参太乐丞”。
。。。。。。
参来参去,就这么一直讨论到了晚上的时候。虽然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意见一致的,但是也是偶有一些争吵,就比如高适了——
“同进士出身高适,善武策,封兵部主事,诸位一下如何?”
“可。”
“不可。”
苏尚书抬起头,问道:“为何不可?”
“高适,虽善武,但文论不及,何不封上戎副?”一位侍郎开口道。
“上府兵曹亦可,掌管上府之兵,亦无不可。”另一位侍郎开口建议道。
“但是正因文论略差,亦可于兵部参习一番。此子策论亦可,入了兵部亦有作为,策论之法,最适合于兵部之中。”苏尚书说道。
此时诸位侍郎也是开始面面相觑,然后思考了一番,便说:“兵部主事时常缺人,此子又是将门之后,亦无不可。”
“那诸位的意思是,可参兵部主事?”
“可。”
于是乎,苏尚书就在高适的试卷上写下了一笔“参兵部主事”。
一路批到了子时左右,才算是批完了所有的的卷子,随后苏尚书就直接把那些试卷包好,用吏部的官印一一盖章。
由于已经宵禁,所以此时的吏部里,各个官员也只能在吏部里休息了。
而第二天,苏尚书就拿着那些试卷报告和公文来到了宣政殿。不说苏尚书,一些需要上朝的侍郎和中丞也都是来了。此时批改了大半个晚上的吏部各位大臣,此时都是有些困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