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主的话让陈晓晨有些感动。
摊主的话其实没错,学校门口干的长久的小商贩们,确实是看着这些孩子一批一批长大的。
其中的绝大多数对这些孩子也是真好,多点少点从来不计较。
心肠软的一些摊主,哪怕你今天没带钱,只要是熟脸也能拿点吃的给你解解馋。
而阿姨后面的话也都是实情。
前几年的下岗潮,确实是催生出了校门口无数的炸串和涮串阿姨。
“行,姨,那你看看明天方便吗,我给你留个电话,你上午开始准备了就给我打电话,我过去看看,我现在给你写一个我的电话号。”
说着陈晓晨从书包里找出了纸笔,又掏出手机,照着手机背面贴着的贴纸抄了一遍电话号。
“哟,我说你这孩子怎么一直说要交学费呢,敢情是有钱人家的,这手机还怪好看的呢。”
陈晓晨笑了笑,没有接话。
接过陈晓晨递过来的纸条,摊主看了看,点了点头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上午我给你打电话,你来我家,要是我以后不做炸串了,也算给你们这些孩子留个念想。”
和摊主约定好以后,陈晓晨拎着自己的炸串,骑着车回了家。
炸串还是那个久违了的味道,甜咸微辣,辣椒油炸的特别香。
一边吃着炸串,陈晓晨一边思考自己的这次临时起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布局的变化,确实有好多儿时记忆中的味道就那么消失掉了。
能侥幸存留下来的,在以后都可以说是不愁生意的。
如果能多收集一些不同口味的炸串和酱料的制作方法,尽量做到满足大多数人的口味,那么这个生意就具备了走出去的可能。
想到这里,陈晓晨觉得这个计划虽然还不完善,但是十分具有可行性,想着明天去学了阿姨的酱料以后,再去探访更多记忆中的阿姨们。
第二天上午,阿姨如约打来了电话。
阿姨住的不远,陈晓晨下楼买了点水果和牛奶后,骑着车直奔阿姨电话中所说的地址。
两个小时的时间,陈晓晨看完炸串和酱料包括辣椒油的全部制作过程,把步骤和用料用量都记在了笔记本上面。
最后甚至还品尝了一下现场炸出来的成品。
临走时,在一番推让后,陈晓晨还是留下了500元钱,说学费也好,说感谢也罢,总之给了钱,他才能心安。
接下来的几天,陈晓晨不停地游走在各处有时代特色的小吃摊前,或软磨硬泡,或动之以情,又或者是许以厚利。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各种手段说服摊主教他手艺。
在此期间,最容易的是陈晓晨小学门口,从小吃到大的张姨家。
还有初中门口,现在没事就去吃的王姨家。
因为都是纯纯的熟人,也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