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没什么文化,很信天人感应这一套,与之相对的,就是京师每一座供奉神灵的庙宇都得了尊号。
城隍庙这种护佑一城平安的神灵自然也不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城隍庙的匾额还是老朱亲题的。
所以要进城隍庙的人,还得先对着城隍庙的匾额拜上一拜,否则就是对太祖爷的大不敬。
排了半天队,终于轮到了陈堪和朱月澜,老庙祝为二人各递上三柱庙中自产的檀香。
嘱咐道:“进了庙中,莫要大声喧哗,今日拜城隍老爷的人太多,后面的二十四司没有开放,两位拜完老爷自西门而出。”
见陈堪点头应下,老庙祝又不厌其烦的对下一个人重复着同样的话。
一进城隍庙,人影就肉眼可见的减少。
城隍庙是皇家庙宇,所以不准自带香火,庙中会为前来上香的人提供免费的香烛。
前殿之中,泥塑的城隍老爷高坐法台之上,而泥塑前方的青铜香樽里已经插满了檀香。
还有许多百姓正在对着城隍庙许愿,大多不外乎一些求财求子求运之类的愿望。
陈堪在烛台上点燃手中檀香,在心中默默的念了天下太平四个大字之后,便将香插进了香樽里。
收徒
鬼神之事,陈堪谈不上信,也谈不上不信。
来拜城隍庙也就是求个心安。
不过天下太平却是陈堪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来到大明,陈堪原本想着混个士大夫的身份,再搞点小钱钱,然后开始躺平退休养老。
奈何大明这世道如此。
人人都在争,不争就得死。
真要深究起来,其实是时代裹胁着陈堪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没办法,谁让习惯了后世什么都很方便的生活陈堪来到了大明。
为了让自己继续过回咸鱼的生活,陈堪只好出手把这个世界变成他想象之中的样子。
朱月澜的表情就要比陈堪虔诚太多了,不仅闭上眼睛对着城隍老爷大多塑像拜了三拜,更是贴心的在香樽中清理出一片空白,将檀香正正经经的插在了上面。
随后又是合手一拜。
待朱月澜拜完,陈堪从袖子里掏出手帕为她擦拭手上的香灰,笑问道:“一个泥塑而已,何必呢?”
朱月澜摇摇头:“城隍庙里腹诽城隍老爷,当心老爷怪罪。”
陈堪淡然一笑,牵起朱月澜的小手道:“走吧,别让他们等急了。”
自城隍庙的另一道门出了城隍庙,二人便挤开人群朝前走去。
只是才刚刚挤进人群,就听见前方传出一阵吵闹声。
“哪里来的小杂种,冲撞了我们家老爷你们可担待不起,快滚。”
“大胆,怎么说话呢?”
吵闹声传进陈堪的耳朵里,他的表情瞬间就变了。
因为其中有一道声音属于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