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两个高层的表态,其他行动派纷纷站队。
保守派有些动摇,却也没有这之前一般进行否认。
“说完了吗?”
叶老突然敲了敲桌子,目光平淡的看着两方人。
“我说完了,您说。”老郝推了推眼镜坐回原位。
叶老点了点头说道:“刚才听你们说了很多,讨论了很多。”
“目的是在听从国家号召,进行经济化建设的同时将三线厂保存下来。”
“这也是我此次将你们召集过来开会的原因。”
“而分发给你们看的李成仁和基奎特的电报则是让你们知道一下,在这些三线厂中,有这么一个厂的厂长做到了转亏为盈。”
“不过,他的这条路子是有些野的,所以我想来让大家都讨论一下,李成仁的这个方法是否可行。”
“继续生产零件,养活自己,并且为国创汇。”
“而部分在转型,或者转型成功的三线厂,是否可以将全厂的设备进行出口。”
“这两种模式同时进行,循环反复,是否可以达成某种平衡。”
叶老的话如手雷一般丢入会议室。
高层们不淡定了,就连王保国都有些不淡定了。
李成仁不止一次和他提过军工改革的事情,他虽是华夏机械工程的泰斗,但在军工方面他是偏向于保守派的。
叶老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打这种擦边球。
并且这个擦边球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在国际社会上也没有造成影响华夏形象的事件。
只要没有影响,那就不是什么事情。
就算有……
现在的他们需要考虑这么多吗?
“发表一下你们的意见吧,可行的和不可行的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可行,还是不可行?
“那得看李成仁和坦桑尼亚的这一单生意能不能成功进行了。”
最为激进的老郝反而在这个时候沉淀了下来。
“目前我们的案例只有李成仁这一个,但是第一单的成功不代表后续的成功。”
“一万个煤气罐的出口是大概率可以成功的,可是另一款产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