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开局拿昏君祭天本文作 > 第5章(第2页)

第5章(第2页)

西晋,有以身相护惠帝的嵇绍,惠帝后来指着衣衫上的血痕,落泪说,“此嵇侍中血也,勿去。”

东晋,有独守北方二十年的刘琨,在五胡乱华、蛮夷环伺中,保留最后一方汉人土地、竖起最后一竿汉家旗帜。

刘宋,有拥护幼帝即位的袁粲,谋划起兵诛灭权臣萧道成,寡不敌众遭灭。长子为其挡箭,一并慷慨就义,正所谓,“我不失为忠臣,汝不失为孝子。”

梁朝,有在故主身亡之后,依旧高举故国旗帜的王琳,盘踞荆江上游,力扛四海之兵。为政宽和,素得人心,被杀时南方百姓“泣而从之”,扶棺相随十余里。

北魏,有颍川名士荀济,为孝静帝元善见谋诛权臣高澄,事败之后,严辞谢绝高澄的招揽,坦然赴死。

南陈,有岳阳王陈叔慎,于国灭天倾之时,十八岁少年独守湘州孤城,壮烈牺牲。

隋朝,有江湖游侠沈光,骁勇冠绝当世,因感先帝恩义,欲突袭宇文化及复仇,被人告密,仓促间不及披甲,力战而亡。

……

碧血丹心,千古相传,从来不因时空的转换而改变。

然而,观众们能理解并敬佩这一类的忠臣,却不能理解,世上居然还有高仙芝这样的「奇才」。

高仙芝难道是木头人吗,手下那么多的兵马,守的还是潼关要道,根本不知道挣扎反抗?!

当然,观众更不能理解的还是唐玄宗。

我大魏晋宋齐梁陈周隋,平日想杀手下功高震主的大将、权臣,只有两种方式。

要么先用某个理由把人骗来,刀斧手藏在幕后,毫无防备地杀死(如,宇文护韩子高檀道济斛律光尔朱荣等);

要么先夺兵权(划重点),再一杯鸩酒送他上路(如,高长恭王景文沈庆之等)。

唐玄宗两者都不做,只出了一则赐死诏书,他怎么敢的啊?

真不怕自己玩脱了,激起兵变?

带着如此的疑问,众人接着往下读《旧唐书》,发现好家伙,高仙芝根本不具备造反的条件。

他的下属几乎都是临时招募来的新兵,而不是关系最紧密的安西军和北庭军。

是的没错,敌军打到家门口,唐玄宗才开始——临!时!募!兵!

万朝观众:真抱歉,我们承认刚才说话声音大了点。

摊上唐玄宗这种垃圾货色,高仙芝就算是神仙下凡也没辙啊。

【秦昭襄王嬴稷:本王今天属实开了眼了,居然有李隆基这么昏聩无知的帝王,之前那么多战报预警,他是一点都没放在心上。】

【吴兴才女沈满愿:何止没放在心上,看看这一句,「人言(安禄山)反者,玄宗必大怒,缚送与之」,李隆基每次听到有人说安禄山造反,还勃然大怒,觉得都是污蔑之词呢。

【刘宋冠军将军檀道济:唐玄宗这个操作看得我十分惊叹,等一下我们也要北伐长安,驱除胡虏,如果后秦的蛮夷君主也能像唐玄宗这样蠢笨就好了,我们北伐起来该有多轻松啊。】

【隋文帝杨坚:这不禁让朕想起了陈后主,我大隋军队兵临建康城下的时候,此君兀自蒙头大睡,好梦正酣,最新战报丢在床下,一字未看。】

【承天太后萧绰:唉,陈朝的萧摩诃,还有今天的高仙芝,二位皆为被昏君拖累的战神,令人扼腕叹息。】

【和熹太后邓绥:本宫把书看完了,可以说,在安史之乱的全程中,李隆基从头到尾就没做过一个正确的决策。一错轻信安禄山,二错逼死高仙芝,三错逼迫哥舒翰出关,四错扶永王与李亨争权。】

【和熹太后邓绥:当然,这李亨也望之不似人君,弱小且无能,一面因为猜忌不设统帅,一面却令几个宦官把朝中大将、中流砥柱折腾得死去活来。】

【大秦丞相李斯:死在李家父子手中的将士,倒比战死沙场的还多,真不知让人如何言说。】

【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彼其娘兮,李家父子还是在大一统时代过得太舒服了,都这样了,居然还能安安稳稳坐在皇位上。倘若放在我们这个年代,本将军给他脑浆子都锤出来。】

观众:6。

不愧是尔朱荣,著名乱臣贼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