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背景下,汤思退的那封信起了巨大的作用。
正因为有大宋相公的这封看似论政,实则通敌的信,完颜雍才下定决心,哪怕是折兵三成,也要把赵昚这小给打怕了。
一劳永逸。
怪只怪赵昚这小子没眼光,竟然让汤思退这种人来担任相公,竟然罢了张浚的枢密使一责,自断肱骨。
这是大宋的悲哀。
却是大金的机会!
这汤思退不愧是秦桧的党羽,做的事比之秦桧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让我大金铁骑践踏大宋的脊梁。
金人大军调动,大宋潜伏在中原一带的细作立即得到消息,最终在无数人暴露的情况下,终于在四月前将消息送回大宋。
是以四月的第一个朝会,大庆殿气氛格外凝重。
左相汤思退、右相洪适、参知政事钱端礼、签书枢密院事蒋芾、六部尚书、三司使以及诸多老臣武将,全都面色凝重。
没有任何一位三品以上的重臣请假。
三位皇子,赵愭、赵恺和赵惇也在,不过心思各异。
赵愭想的是立储。
赵恺想的是如何说动父皇,让自己这个安丰军节度使去两淮前线,配合陈俊卿防御金人渡江南下。
赵惇想的是,如何搞掉赵愭的最大助力,他那个担任参知政事的老丈人钱端礼。
只要搞掉钱家,再谈立储,自己便能拥有优势。
官家赵昚坐在龙椅上,脸上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许久之后,赵昚才涩声道:“金人大军调动,平章政事仆散忠义以都元帅之职统军十万,兵锋直指两淮,众卿有何应对?”
没人说话。
到了这个时候,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战,要么乞和。
这是句废话。
但又不是废话,要么战,那么就该有主战派的洪适、蒋芾等人进言,如果乞和,谁都明白,当今首相汤相公一力求和。
其他人没有绝对上乘的意见,还是乖乖的闭嘴好。
赵昚见无人说话,直接点名,“汤相公有什么看法?”
汤思退不得不出列,道:“臣以为,金主完颜雍初等大宝,国内局势不稳,此刻大兴兵锋,并无死战之心,其目的不过是和谈,不如送出国书,启动和谈,若宋金和谈再启,官家稍作退让,金人必然退兵。”
这就是让官家降低姿态,委屈求和。
赵昚沉默的看着汤思退。
片刻后看向洪适,“洪相公以为若何?”
洪适早有想法,此刻出列,声朗气正,大气磅礴,“我大宋天|朝上官,前有上皇兢兢业业打造出泱泱国力,后有官家励精图治意谋盛世,金人忘我之心不死,若是一味退让,只会让金人将我大宋仁慈之风以为是软弱无能,令宵小放纵无忌。”
顿得一顿,高声道,“金人欲战,那便战!天|朝上国,岂有畏之!”
振聋发聩。
豪气冲云霄,声振殿宇!(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