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春秋左传诂 > 第31章 恃君览1(第2页)

第31章 恃君览1(第2页)

休息:止息,停止。

尽其类:灭绝自己的同类。

阿(ē):私。

利天下:以有天下为己利。利,用如意动。下两句结构同此。

豫让:晋国人,智伯的家臣。赵、韩、魏三家共灭智氏后,他为给智伯报仇,几次谋刺赵襄于,被俘后,求得襄子之衣,拔剑击衣后自杀。

所道:所由,所选取的道路。

索:求。

所欲:想做的事,指刺襄子之事。

先知:即先知己者,先了解自己的人,这里指智伯。后知:即后知己者,后了解自己的人,这里指赵襄子。

故君:过去的主人,这里指智伯。贼:杀害。新君:新主人,这里指赵襄子。

无此:即无如此。

所为为之:这样做的目的。前一个“为”是介词,后一个“为”是动词。

柱厉叔:他书或作“朱厉附”,人名。莒敖公:他书或作“莒穆公”,春秋时莒国君主。莒,古国名,在今山东省莒县。

不知:指不为菖敖公所知。

去:离开。

菱:植物名,俗称“菱角”,生于水中。芡:植物名,也称“鸡头”,生于水中。

橡栗:橡树的果实,即栎实,形状似栗子。

死之:为他而死,即殉难的意思。

这两句意思是,如今莒敖公死了,而我却不去殉难,这样就表明莒敖公果然知道我为不忠不义之臣了。

丑:惭愧。这里用如使动,使……惭愧。

察:知,了解。

长利【正文】

二曰:

天下之士也者,虑天下之长利,而固处之以身者也①。利虽倍于今,而不便于后,弗为也;安虽长久,而以私其子孙,弗行也。自此观之,陈无宇之可丑亦重矣②,其与伯成子高、周公旦、戎夷也③,形虽同④,取舍之殊,岂不远哉?

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而问曰⑤:“尧理天下,吾子立为诸侯⑥。今至于我而辞之,故何也⑦?”伯成子高曰:“当尧之时,未赏而民劝⑧,未罚而民畏。民不知怨,不知说⑨,愉愉其如赤子⑩。今赏罚甚数,而民争利且不服,德自此衰,利自此作,后世之乱自此始。夫子盍行乎?无虑吾农事!”协而耰,遂不顾。夫为诸侯,名显荣,实佚乐,继嗣皆得其泽,伯成子高不待问而知之,然而辞为诸侯者,以禁后世之**。

辛宽见鲁缪公曰:“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昔者太公望封于营丘之渚,海阻山高,险固之地也。是故地日广,子孙弥隆。吾先君周公封于鲁,无山林溪谷之险,诸侯四面以达。是故地日削,子孙弥杀。”辛宽出,南宫括入见。公曰:“今者宽也非周公,其辞若是也。”南宫括对曰:“宽少者,弗识也。君独不闻成王之定成周之说乎?其辞曰:”惟余一人,营居于成周。惟余一人,有善易得而见也,有不善易得而诛也。’故曰善者得之,不善者失之,古之道也。夫贤者岂欲其子孙之阻山林之险以长为无道哉?小人哉宽也!”今使燕爵为鸿鹄凤皇虑,则必不得矣。其所求者,瓦之间隙,屋之翳蔚也,与一举则有千里之志,德不盛、义不大则不至其郊。愚庳之民,其为贤者虑,亦犹此也。固妄诽訾,岂不悲哉?

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太息叹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达乎分,仁爱之心识也,故能以必死见其义。【解说】

本篇通过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以禁后世之乱”、周公受封于鲁以避免子孙“阻山林之险以长为无道”、戎夷解衣救活弟子“以必死见其义”等事例,阐明“天下之士也者,虑天下之长利,而固处之以身”的主张。作者从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也批评了像陈无宇那样贪图眼前利益,只顾子孙私利的错误做法。【注释】

①固处之以身者也:这句意思是,必定要身体力行。

②陈无宇:齐国大夫,谥“桓子”。丑:耻辱。按:陈无宇与鲍文子攻打栾氏、高氏,栾

、高出奔,陈、鲍乃分其土地财产,所以这里说他“可丑”。

③伯成子高:相传为尧、舜时的诸侯。戎夷:当作“式夷”(依梁玉绳说),齐国的仁人。《汉书·古今人表》作“视夷”,颜师古谓即“式夷”,见《吕氏春秋》。

④形:身形。

⑤趋就下风:快步走到下风头。这样做是为了表示谦卑。下风,风向的下方,喻下位或劣势。

⑥吾子:对人的敬称。

⑦故何也:什么缘故呢。(庄子·天地》作“其故何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