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成语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 第19章(第1页)

第19章(第1页)

莫须有

《宋史·***》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宋代相州汤阴人岳飞,幼有大志,后为宋朝有名的大将。

宋高宗时金兀术入侵,岳飞用少数兵力,击败了金兵之后,决定渡过黄河向前追击。有一天他慷慨激昂地对将士们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

金兀术看到形势对金国大大不利,就秘密写信给宋朝的奸臣秦桧,要他设法害死岳飞,实行讲和。于是秦桧就利用宰相的职权,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兵回朝。岳飞迫不得已,只好放弃收复失地的计划,回到京城临安。

秦桧为了要达到杀害岳飞的目的,竟无中生有地诬陷岳飞’阴谋造反,把岳飞及其子岳云关进监狱。这时大将韩世忠心里很不平,跑去当面质问秦桧:“你说岳飞父子造反,有何证据?”秦桧无耻地回答:“其事体莫须有。”(莫须有:恐怕有,也许有。)韩世忠十分气愤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在秦桧的阴谋诬陷之下,岳飞父子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而遭杀害,死时才三十九岁。

后来人们引用“莫须有”来形容故意捏造的罪名。

莫予毒也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国力量强大,向北扩张,威胁着北方诸侯各国的安全。后来北方的晋国也渐渐强盛起来。特别是晋文公重耳执政之后,国势更加强盛。由此,晋楚之间发生了争夺诸侯领导权的矛盾,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在战争中,由于晋文公重耳在政治上作了充分的动员,使楚国陷于孤立的地位;在.战略战术上,晋文公采取了许多变被动为主动的有利战法,因而大败楚军。楚国战败后,楚帅子玉回师走到连谷,因没得到楚王的赦令,便自杀了。晋文公得到孑玉自杀的消息,非常高兴地说:“莫予毒也已!”(意思是:再没有危害我的人了!)

后来人们引用“莫予毒也”来形容没有人能威胁危害自己。

墨守成规

《墨子·公输》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末年,楚王想攻打宋国,命人叫公输般(即鲁班)设计制造了攻城的云梯。墨子是个反对战争的人,他知道这事后,马上从鲁国动身,昼夜兼程地走了十天十夜,好容易才到了楚国的都城。在楚王接见他的时候,他对楚王说:“你如果去打宋国,那是不会得到胜利的。”楚王十分骄傲地说:“公输般是天下手艺最精巧的木匠,他已替我造好了攻城的云梯,我一定能把宋国攻下来。”墨子说:“那么我就试作宋国守城的准备,你叫鲁班来攻,看他攻得进不?”于是公输般攻,墨子守,连攻九次,墨子皆胜。然后公输般又作守城的准备,墨子来攻,公输般又输了九次。但是公输般并不认输,他说:“我已知道对付你的办法了,只是我不想说出来。”墨子也说:“我也知道你将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我,只是我不愿说罢了。”楚王故作不解地问墨子道:“先生理解公输般的意思吗?”墨子正气凛然地说:“我当然理解:那就是把我杀掉!他以为这样做宋国就无人守城了,就可一举攻下宋国,不过,我早已经叫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多人运载着我的守城器械到宋国去了。他们正在宋国的城上等待着你们呢!你就是把我杀了,也挽救不了你们的失败。”鲁班站在一旁,十分尴尬。接着,墨子又严肃而高声地说:“你们到底怎么办?”楚王叹了一口气道:“好吧,我们取消攻打宋国的计划。”这时墨子才带着胜利的微笑,辞别楚王而去。

后来人们把墨子的守城规则称为“墨守城规”。人们又将“墨守城规”说成“墨守成规”或“墨守陈规”,用来表示思想保守,坚持按老规矩办事,不肯改变。

目不见睫

《韩非子·喻老》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楚庄王准备出兵去攻打越国,杜子知道后就去劝谏楚王。他问楚王道:“大王,听说您要去打越国,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越国的政治很腐败,兵力也不足。”杜子说:“不然,照我看来,一个人的聪明智慧,也和他的眼睛一样。眼睛能够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而不能自见其睫’(意思是:而看不见自己的眼睫毛)。大王,请您想想,你的兵力到底如何呢?从前你和秦、晋两国打仗,不但打不赢,而且还丢失了几百里的土地,这不是兵力弱的结果么?庄是个大强盗,他在国内横行霸道,违犯法纪,而你的官吏却装聋作哑,不去制止,这难道不正是政治腐败的表现吗?比起越国来,楚国的政治还要腐败,兵力还要薄弱,而你还要去打越国,这不是跟眼睛看不到睫毛一样的道理么!”

后来人们用“目不见睫”比喻没有自知之明.

目不窥园

《汉书·董仲舒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汉武帝时著名的学者董仲舒,建立了一套新的儒学体系,成了儒家学派的大师。董仲舒年轻的时候就致力于《春秋》的研究,后来成了太学中的博士。他写有《文举》、《玉杯》、《清明》、《竹林》等数十篇对后

世有较大影响的著作。他之所以能在学术上取得成绩,是跟他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分不开的。他读书时,为了避免干扰,常常是“下帏讲诵,……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意思是:为了安心读书,经常放下窗帘,如此三年之久,没有看过一眼花园里的景色,他就是这样专心致志地学习。)

后来人们把“三年不窥园”说成“目不窥园”,用来形容专心读书,不受外界的干扰。

目不识丁

《旧唐书·张弘靖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唐朝幽州节度使张宏靖部下有两个军官,一个叫韦雍。一个叫张宗厚。他们倚仗势力,欺压人民,虐待士兵,过着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他们两个常聚在一起喝酒,一直喝到深夜。当他们喝到酩酊大醉之后,就由卫士扶着回去。士兵稍有不如他们意之处,就破口大骂。有一次,他们对士兵吼骂道:“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意思是:“现在天下太平无事,你们能拉得开两石重的弓,还不如识一个“丁”字。)

后来人们把“不如识一个丁字”说成“目不识丁”,用来形容人没有文化,一个字也认不得。

苜蓿生涯

唐·李颀《古今诗话》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代有个薛令之,他在做随侍太子的右庶子时,待遇十分菲薄,生活也很清苦,这使他心中非常不满。为了发泄他对生活的不满情绪,便在墙上题了一首诗。诗的前四句是:“朝日正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意思是:早晨的太阳是那样圆啊!它照着我饭桌上的盘子。盘子里装了些什么呢?乱七八糟地装了些苜蓿野菜。)

后来人们把薛令之所过的教书生活称为“苜蓿生涯”,用来形容塾师生活的清苦,也把贫困生活称为“苜蓿生涯”。牛衣夜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