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母种大概能长出一百多颗的种苗出来。
这还不算,地瓜种植之后,蔓延出来的秧,掐断之后就可以栽种,只要浇水及时,就能够成活。
楚江秋估计,如果官府全力推广的话,三年时间差不多就能覆盖到整个大明。
今年回收的地瓜,到明年全力推广的话,至少能覆盖小半个浙江省。
第三年再将小半个浙江省的地瓜回首,然后分发到各个省去推广,虽然不能全面展开,但是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已经不可阻挡了。
五年时间,只要运作得力,地瓜差不多就能走上绝大多数大明百姓的餐桌上。
至于玉米和花生,速度可能要慢上一些,但是也不会太慢。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先期推广起来慢,等后期种植面积大起来,那推广速度就很吓人了。
太子和袁继咸也是同样的心思,并且袁继咸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底稿,只等回去之后写一份详细的总结报告,汇报给皇上。
在场的老百姓不会想这么多,但是这笔账还是会算的。
一斤粮食换一斤米,他们已经感觉很赚了。
花生和玉米也就罢了,反正也不是在好地上种的,他们已经足够占便宜了。(请不要拿现代花生的价格和大米的价格做比较,在当时花生根本就没有固定价格)
至于地瓜,那可占老大便宜了。
他们可是听说了,作为种苗的话,地瓜必须保鲜储存,不能晒干。
一亩地的地瓜产量足有四五千斤,那就可以换到四五千斤的大米。
就拿他们最好的水田来说,一亩地才能产多少大米?
最好的水田,亩产量也不过五六百斤。(是按照现代一亩大小折算)
这一亩地的地瓜,足以抵得上七八亩地的上好水田产出。
何况他们现在种的根本就是贫瘠的山地,这里面的便宜可占的大了去了!
因此听到楚江秋的提议之后,百姓们纷纷很开心地答应下来。
他们心里也有小九九,这三种农作物里面,只有地瓜的效益最好。
而他们能够卖种粮的年限,也不过有三四年的时间。
所以他们决定,等明年所有的地里,全部都种上地瓜。
幸好楚江秋又交代了一句,说是今年种过地瓜的地,明年不能再种地瓜,因为重茬的话,地瓜会得病枯死,基本上没什么收获。
重茬因为地里的肥料还有虫害等问题,的确是会减产,但是绝对达不到没什么收获的地步。
楚江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果想留种粮的话,就不能用重茬地里的产出。
也幸好楚江秋提醒了这么一句,这些灾民在打消了全部种植地瓜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