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老子道德经 > 第7章(第1页)

第7章(第1页)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②,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③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④,而乱之首也。前识者⑤,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⑥。故去彼而取此⑦。

【注释】

①上德不德:前一个“德”,是名词,道德。后一个“德”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不以为有德。②礼:指古时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⑧攘(rǎnɡ):捋起、卷起。攘臂:卷起袖子,伸出胳膊。扔:拉。④泊:通薄,浅薄。⑤前识:先知,有先见的人,据《韩非?解老》说:此指无根据的预测。⑥华:浮华,虚华。⑦彼:指上文的“薄”、“华”,即指“礼”和“前识”。此:指相对的“厚”、“实”,就是指“道”与“德”。

【译文】

高层次的“德”不自认为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高层次的“德”是顺其自然,无意表现它的“德”。低层次的“德”是做道德事、有意表现它的作为。高层次的“仁”有所作为,而无意表现它的“仁”。高层次的“义”有所作为,而有意表现它的“义”。高层次的“礼”有所作为,却没有人响应它,于是就卷袖捋臂地硬拉强拽人按礼行事。所以丧失了“道”,然后才讲“德”;丧失了“德”,然后才讲“仁”。丧失了“仁”,然后才讲“义”;丧失了“义”,然后才讲“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淡薄,邪乱的祸首。所谓先知先见之明,不过是“道”的浮华,而且是愚昧的开端。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而不居于浮华。所以要舍弃浅薄与浮华,而选取敦厚和朴实。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②。其致之③,天无以④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⑤,神无以灵,将恐歇⑥;谷无以盈,将恐竭⑦;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⑧。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⑨,此非以贱为本邪⑩?非乎?故至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注释】

①得一:能够(与“道”)保持一致。得,能够。一,一致。一般把“得一”解释为“得道”,“一”就是“

道”。②贞:同正,首领。王念孙《读书杂志》:“《尔雅》曰:‘正,长也。’《广雅》曰:‘正,君也。’《吕氏春秋?君守篇》:‘可以为天下正。’高注:‘正,主也。’‘为天下正’,犹《洪范》言‘为天下主’耳。……王弼本‘正’作‘贞’,借字耳。”③致之:放弃规律。致,送出,引申为放弃。之,代指“道”。④无以:没有凭借,没有办法。⑤发(fèi费):同废。⑥歇:停止,绝灭;⑦竭(jié杰):枯竭,干涸。⑧蹶(jué爵):跌倒,引申为失败、亡国。⑨孤、寡、不谷:都是当时君主的谦称。孤,孤独无助。寡,缺少德行。不谷,不善。⑩邪(yé爷):语气词。至数舆无舆:要想得到过高过多的荣誉反而会失去荣誉。至,高。数,多,舆,同誉。琭琭(lù录):玉石美好的样子。珞珞(luò骆):石头丑陋的样子。

【译文】

从来凡是能够(同规律)保持一致的——天能够保持一致,因而清明;地能够保持一致,因而安宁;神能够保持一致,因而有灵;河谷能够保持一致,因而充盈;万物能够保持一致,因而滋生;侯王能够保持一致,因而为天下首领。如果放弃了规律,天无法清明,怕要破裂;地无法安宁,怕要毁掉;神无法有灵,怕要绝灭;河谷无法充盈,怕要枯竭;万物无法滋生,怕要死亡;侯王无法保持高贵的地位,怕要亡国。所以贵要以贱为根本,高要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正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说要想得到过高过多的荣誉反而会失去荣誉,因此不要追求当什么高贵的美玉,而宁肯当一块卑下的石头。

【原文】

上士闻道①,堇能行之②。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③:明道如费④,进道如退,夷道如类⑤,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⑥,质真如渝⑦,大方无隅⑧,大器晚成,大音希声⑨,天象无刑⑩,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注释】

①士:指古代的知识分子。从对悟“道”的深浅态度,分上、中、下三类型。②堇(jǐn):通仅。通行本作“勤”。勤奋。③建言:立言,格言。④费:费解烦琐。通行本作“昧”。暗昧。⑤夷:平坦。类(lì):通戾。偏斜。引申崎岖。⑥建:健。偷:苟且怠惰。松懈疲弱。⑦质:诚信。渝(yú):改变。背弃。真:

指德。⑧隅(yú):角。⑨希声:希,通:“稀”。此指无声。⑩天:通行本作“大”。刑:通形。

【译文

上士听了道,勤奋地实行。中士听了道,半信半疑。下士听了道,哈哈大笑。不被嘲笑,就不够格称为道。因此古语说:光明的道好象暗昧,前进的道好象后退,平直的道好象偏斜,高尚的德好象低谷,洁白好象污黑,广大的德好象不足,则健的德好象疲弱,诚实的德好象背弃,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迟迟才能完成,最高的乐声听不到,最大的形象看不见。“道”盛大而无形。只有“道”,才能善始并且善终

【原文】

反也者①,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②。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③。

【注释】

①反:通“返”。返回,还原。有两种含义:其一说是指“道”的返本复初。其二说是指向相反方向对立的一方转化运动。②弱者道之用:弱,柔弱。用,作用,运用。这句意思是弱是道的运用。老子认为柔胜刚,弱胜强,因此他主张处在柔弱地位,然后向对立面转化发展,取得最终胜利。③用生于无:有,指有形质。于,从。无,指无形质。这句意思是说:万物之源是“道”,“道”生万物的过程是从无形质到有形质。

【译文】

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发展,是“道”的运动。保持柔弱的地位,是“道”的运用。天下万物产生于具体的有形质之物,“道”生万物的过程是从无形质之物产生出具体的有形质之物。

【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④。天下之所恶⑤,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⑥,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⑦。我将以为学父⑧。

【注释】

①道:指阴阳配合之道、它是宇宙的本原。一:指天地未分时的原初混沌的元气。②二:指天、地。⑧三:指由天地产生的阳气、阴气与阴阳混合而成的和气。④中:中间、适中。通行本作冲,交互冲撞的意思。③恶(wù):憎恶。厌恶。⑥损:减损。益:增益。⑦强良:通行本作强梁,强横霸道的人。不得死:就是不得好死的意思。⑧学:通行本作教。父,通甫,开始。

【译文】

“道”产生原初混沌的元气,这原初元气生出天和地,天地生出阴气、阳气以及和气,和气生出千差万别的物质。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混合适中就生成新的和气。天下所厌恶的虽然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来称呼自己。事物有的减损了反侧增益,有的增益了反倒减损。所以别人所教导人的,我也说来教人。因此,强横霸道的家伙不得好死。我要把这道理作为教学的开始。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