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菜根谭 围炉夜话 小窗幽记点评 > 第3章(第1页)

第3章(第1页)

体任自然不染世法

山肴不受世间灌溉①,野禽不受世间豢养,其味皆香而且冽②,吾人能不为世法所点染③,其臭味④不迥然③别乎?

【注释】①灌溉:浇水施肥曰灌溉。②冽:清香。③点染:即污染。④臭味:指世俗物欲之味。⑤迥然:远过貌。

【译文】山野的菜蔬不受人们的浇水施肥,野生的禽鸟不受人们饲养照顾,但它们的味道却清香而且甜美。我们如果能不被名利物欲所污染,和那些热中的人不就有很大的差别吗?

【评析】“世法”,指的是世间人们所追求的名利物欲。其实人生免不了有关“名利物欲”的活动,问题在于当与不当。顺乎自然地得到是当;自不量力地勉强追求是不当,这时心就被“污染”了。因此,体任自然之道无他,得宜与不得宜而已,也就是守分与不守分而已!

观物须有自得勿徒留连光景

栽花种竹,玩鹤观鱼,亦要有段自得处。若徒留连光景,玩弄物华①,亦吾儒之口耳②,释氏之顽空③而已,有何佳趣?

【注释】①物华:谓暄妍之景物。杜甫诗:“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樽恋物华。”②口耳:口入耳听,指若徒留连光景、玩弄物华,不过是口入耳听无益身心的教学方式。扬雄法言:“小人之学,耳入口出。”③顽空:躲避现实,冥顽不化。按佛教小乘谓万物皆空,只知本身出世修行,而不知普渡众生。

【译文】栽花种竹,玩鹤现鱼,也必须要对身心有所裨益。如果徒然留连光景、玩弄物华,也不过是儒家说的口入耳听,佛家说的的冥顽不化罢了,能有什么好的趣味?

【评析】追求“美”是人生许多种活动之一,不过因各人修养的深浅,而有角度、层面之异罢了。如果自己一向在登山、钓鱼中追求“美”的享受,忽然勉强自己跟随人后去搜求古董,这种附庸风雅,真能获得情趣吗?

陷于不义生不若死

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饶①;农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浑具②。若一失身市井驵侩③,不若转死沟壑④神骨犹清⑤。

【注释】①饶:丰足曰饶。②浑具:完全具备。浑,全,表性态。③驵侩:亦作驵僧,牙侩也。史记:“驵僧,曾两家交易者。”辍耕录:“今人谓驵僧者为牙郎,本谓之互郎,主互市之事也。”④沟壑:孟子曰:“志士不忘在沟壑。”溪谷也。指死无棺椁至填于豁谷的意思。⑤清:高洁的意思。

【译文】山林里的隐士,生活清苦但情趣很丰足;乡下农耕的人见识鄙陋,但纯真的天性完全具备。如果置身在市井中成为商人,不如死在荒野的奚谷谷,还能保有清白的精神和尸骨。

【评析】“市井驵侩”,应解释为“惟利是图,营营终身”的商人,而不是指所有的商人。这里在教人“宁为清贫,莫为浊富”;生活虽然清苦,但若心安理得,其中乐趣到底千金不能买到。如果为图富贵,抹煞人性,不义之得当然永无恬淡之乐。这里不在教人标榜“清高”,而在告诉人们“取之有道”的可贵。

非分之收获陷溺之根源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①。此处着眼②不高,鲜不堕彼术中③矣。

【注释】①机阱:机关陷阱。②着眼:置眼,眼光所置。着,置的意思。③彼术中:指那些钓饵、机阱的圈套中。术,作圈套解。史记苏秦张仪列传:“此吾在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

【译文】不是分内的福分,没有理由的获得,不是上天安排的钓饵,就是别人所设下的陷阱。这时眼光不看得高远,很少不堕入那圈套中的。

【评析】“人为财亡。”人若不是为了不义之得,又何至于弄得身败名裂、家破人亡?非己分所有,无故而获,就是不义。古人说过:“天欲祸之,必先福之。”人在福、利当前时,如不认清义理,一步即无死所,可不慎哉?

把握要点卷舒自在

人生原是一傀儡①,只要根蒂②在手,一线不乱③,卷舒④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⑤,便超出此场中矣。

【注释】①傀儡:木偶戏。鸡肋篇:“窟石雷子亦云魁垒子,作偶人以戏嬉舞歌,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齐后主高纬尤所好,高丽亦有之,今字作傀儡,培翁杂说谓象古魁垒之士,故名。”②根蒂:在此指控制傀儡之机纽,即人之心体。根,植物体深入土中之部分;蒂,瓜体与瓜蔓相连接之处。③乱:不治、壤其秩序。④卷舒:犹言伸缩。卷,同“扌卷”,收藏的意思;舒,伸展的意思。⑤提摄:捉弄的意思。

【译文】人生原来就是一场傀儡戏,只要把握住机纽,一条丝线都不紊乱,伸缩自由,活动或停止全在我本身,丝毫不受人操纵,就可以超出这场戏了。

【评析】有不少人认为是为别人而活着,这话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认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然后说是为别人而活着,这话当然是对的;心心念念放不开别人的看法,使本身行事虚荣不实,然后说是为别人而活着,这话当然

是不对的。人生这场戏,自己应该是既扮演主角,同时也扮演配角,而演得好或不好,除了问是否能把握住自己,还能问外在因素或不利吗?

利害乃世之常若无事为福

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读前人①诗云:劝君②莫话封侯③事,一将功成④万骨枯⑤。又云⑥:天下常令万事平,匣中⑦不惜千年死⑧。虽有雄心猛气⑨,不觉化为冰霰⑩矣。

【注释】①前人:唐之曹松,字梦征,舒州人。光化中进士登第,时年七十余岁,后为校书郎,善诗有诗集。本篇所引之诗为曹松于“己亥岁”所题,全诗为:“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此诗所咏者,为黄巢之乱的社会疾苦。②劝君:又作“凭君”。③封侯:以战功博得侯位。④一将功成:成就一名大将的功勋。⑤万骨枯:意为征战而亡的士兵,有千千万万之多,而且尸骨无人收埋,以致久曝而枯。⑥又云:又有人说;然此诗之作者不明。⑦匣中:藏于匣中之意。⑧不惜千年死:虽藏于匣中千年无何表现,也不遗憾。⑨雄心猛气:雄勃之心、勇猛之气。⑩冰霰:如冰霰一般地消逝无踪。

【译文】人世事,常是兴一事而弊害亦随之而来,所以天下都以平安无事为福。一读至唐曾松的诗,诗里叙说请君不要谈什么立下战功以封得侯位的事,须知成就一个名将的功勋,是需要杀伐多人,而使得士卒暴尸沙场。也有人说,只要能使天下长保安泰,就是藏之榅椟,不能抒发自己的才干,也毫不足惜憾。读完这些前人之感言后,虽心中有万丈雄心、百种猛气,也会不知不觉地如冰霰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评析】俗语说:“有一利必有一害,有一得必有一失。”这是众人自人生经验中析萃出来的心得,所以大家都有以无事为安的心理。那些好劳师动众来建树一己功劳的人,应自思这个功劳、这件事情如此进行值得吗?若利不十倍于弊,则不应妄动,否**怨、天怒,如此挣来之功劳有何意义?

茫茫世间矛盾之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