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一场欢宴就在不尴不尬的气氛中散去,林三皓和老郭父子不约而同的遥望东南,
“什么?林三洪没有死?”
当汉王朱高煦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下子就从床上蹦了下来,一把揪住邓泽洲的衣领:“你说的是真的?你亲眼见到了?”
那泽州这个军伍出身的家伙似乎永远都是一副冰冰冷冷的样子。就算是面对朱高煦,也同样是面无表情很生硬的说道:“见到了,还攀谈了许久,确确实实就是林大人。”
见到那泽州带回来的同心环佩和鱼形铜符之后,朱高煦终于确认林三洪还活着,欢喜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的那些茶水飞溅出来不少:“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你去找找魏成栋他们,看看能不能想想法子把林三洪弄回来?。
在朝廷看来,林三洪已经是个死人了,连追封的爵位和赏赐的体恤钱都了下去,忽然之间就活了过来了,只要是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可以想到这咋。问题:林三洪肯定是临阵脱逃跑路了,要不然当时的情况他不可能活下来。
临阵脱逃是什么罪名?尤其是在皇帝御驾亲征的大战中临阵脱逃,就是有十个都不够砍的。这一点朱高煦和清楚
那泽洲这个家伙说话总是这样的强调,根本就听不出什么情感,好似是愧儡一般:“林大人要我们转告王爷,他暂时不会回来了。”
“不回来?为什么?”
“林大人的意思是,在那边一样可以为王爷做事,若是贸然回来,恐怕被人抓住痛脚,不仅保不住自身。还会连累王爷。”邓泽洲用波澜不惊的语气说道:“林大人说了,他会立一个天那么大的功劳,足以让朝野上下抹去临阵脱逃的罪行,也可以让王爷的大事一举奠定,到时候任何人都不可动摇得了王爷的地位。”
汉王的大事是什么,不管是朱高煦本人还是他的门人,心里都清楚的很。至于谁会动摇朱高煦的大事。大家也是心照不宣。
听罢了邸泽洲的话之后,朱高煦惊的两眼呆,过了好大一会在缓过神儿来,很没有风度的一巴掌拍在大腿上:“有胆量,有魄力,我早就说林兄弟是胆子大的没边儿,果然如此,哈哈,这才是天那么大的功劳。哈哈,比天都大。这个事儿。咱们一定要办,而且要大办,只不过现在只能有你我等几个人知道,哈哈。就按照林兄弟是意思去办理,那边的事情你们要抓紧了,胆子不妨大一些,出了事情就往我身上推,现在不一样了,哈哈,少
资敌这种事情一旦被觉,朱高煦肯定要找替罪羊来背黑锅,不管怎么样都要把自己撇的干干净净。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林三洪在那边支撑着,朱高煦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划开了口子的捞钱。就算事情败露,也有回叙的余地了。
两个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虽然各有胜负,可是从总体上来说,大王爷占上风的时候要更多一点。朱高炽年深日久积累起来的实力也不是朱高煦一朝崛起所能够越的。
至少从表面上看来,汉王门下出了林三洪这么一个名动天下的府台。把个扬州治理的花团锦簇,一下子就报效了两百万两。而大王爷虽然门人众多,却没有一个象林三洪这样可以拿得出手的人物。
汉王朱高煦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高兴过,这种感觉就好像在牌桌上赚着一副双天至尊的天牌,可以不看对方是什么牌就可以确认已经赢定了。甚至心中还在暗暗希望对手把筹码进一步加大,好一下子让对手输的精光彻底,在也没有翻盘的机会。
“哦,对了,林兄弟还交代什么了没有?”
“林大人说,王爷要是方便的话,请王爷代为照顾他的家”
“好,我知道了,你下去做事情吧。”朱高煦心情好的出奇,话也就多了起来,很罕见的拍了拍邸泽洲的肩膀:“你是军中出来的,你的本事我知道,好好干,咱们不比别人差。到时候该是你的一样也少不了。”
“谢王爷!”
那泽洲离去之后,汉王朱高煦喜不自胜,嘴角挂着笑意,开始的时候还能克制住。可是自己的处境从来也没有这么好过,只要这个事情办成了,东宫的位子就铁打的,谁也夺不走,甚至可以忽略皇帝的看法。父亲朱林虽然是个强势的皇帝,可林三洪给的这个机会远比这个强势的父亲更加强势,到时候不论父亲如何看好大哥,就是捏着鼻子也的把太子的位妾给汉王。
因为这次的机会和以往不一样,以往的那些,譬如湖广削藩之事,譬如扬州治理之能,那都是林三洪的本事,汉王只不过是沾林三洪的光而已,最多算是领导有方。这一回可不是林三洪了,处于主导位置的是汉王本人。
而林三洪只不过是汉王的一枚棋子。算是整个计划的一部分,真正掌控全局底定乾坤的也只能是汉王。
大明朝的京城,和遥远的漠北西蒙古,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地方,完全可以联成一片。
在这个时候,朱高煦忽然就想到了假借自己的名字实则出于林三洪之手的《大明国》书文。《大明国》写的真是太好了,太精辟了:
“天盖地载,皆为大明之土,民分华夷,皆为赤子”这几句话真让人拍案叫绝,正着看的话,是宽仁无比的谆浮教诲,反着看的话,却是满含杀机,就看出于何种需要了。
永乐皇帝朱捷御驾亲征,几十万北伐大军,再加上数倍的民夫工匠。以泰山压顶之势横扫北方,一举击败蒙古主力,歼敌之精锐三万余众。俘获牛羊牲口七万与匹……
至少五年之内,临近大明的蒙古各部无法恢复元气,大明朝又可以安心展五年了。
这个辉煌的胜利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么耀眼夺目,真正知道底细的明白:这是用银子买回来的胜利。
光是这一次北伐,就耗干了历年来的积累。
战争本身就需要莫大的消耗,对于民生是一个不小的伤害,现在国库已经空空如也,战争虽然已经打完了。可战后的封赏还得由朝廷出,这又是一部分不小的开支。大战之前的总动员当中。各地方衙门都是半强迫式的报效了很多,估计很多衙门都拉了亏空,毕竟如扬州那样的“豪富衙门”是个特例,各级衙门本身就有或多或少的亏空,一场大战下来,财政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这场胜利到底算不戈小算,一时间还说不很清楚,只不过是因为朱林本人需要一场这样的战争来转移视线。来增添自己的威望,所以也就可以不计成本了。
朱高煦从来都认为父亲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自己兄弟几人没有一个可以与相提并论。可奇怪的是,这种对父亲的崇敬和畏惧今天居然消失了,遥望皇城方向,喃喃的念叨着:“父亲,你真的老了,接下来。应该看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