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是林三洪最不擅长之处,偏偏朱妹本人就是军事大家,用自己的短处对上朱林的长处,还想着建立功业,就好像是诸葛亮和关云长比刀法一样,还没有比就已经败到家了。
明明知道前线不是自己合适去的的方,也的捏着鼻子认下来,老老实实收拾行装,准备到“军前效力”
既然是去前线,肯定得挑选几个得力的“亲兵”这些武家营出来的山民无疑是最佳人选。
以林三洪的身份,虽然不可能经历什么阵前厮杀,可总也要几个亲兵才感觉踏实,再怎么说那也是前线。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真的生了什么不忍言之事,身边连个可以依靠的人都没有,就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从几十个山民当中精挑细选出二十个精壮得力的作为亲卫,由经验丰富的老兵郭姊烈为头目,总算是有了一支最基本的保卫力量。
两军阵前才是锻炼男儿的熔炉,只要在军队翻滚几年,见过几次血火。就是顽铁也能成为精钢。一心一意望子成龙的老郭在挑选人手的时候耍了小心眼儿,把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填了进来。“皿妹?这个,,他不行吧?”
细皮嫩肉的郭四妹,那一副柔柔弱弱的样子,要是不脱下裤子来查验的话,很容易让别人误以为他就是女扮男装的“二爷”林三洪挑选亲卫,要的都是孔武有力的壮汉,这种不是男人的男人,还是算了吧
但是老郭在这个事情太执着了。不住的给林三洪说好话:“东家,你也知道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这小子是嫩了点儿,可在扬州干府兵的时候。三操两会一次也没有落下,我摔打他已经两年多了,比以前大有进步”
郭四妹这种人,就是进步到天上去,终究也不行。看着林三洪要反对的样子,郭姊烈急忙说道:“东家别看四妹稍微有一点柔弱,可他会骑马呀,到阵前效力,会骑马的兵是有大用处的,千万莫小看了”
“骑马,四妹会骑马?”在这个时代,一般人很难有机会接触到马匹,林三洪想了半天也没一泌汉郭四妹是什么时候学会骑马管很怀疑众点,旧明在老郭爱子心切的份上,也就点头了。
这让郭姊烈大喜过望,习惯性的揣了身材瘦小的儿子一脚:“东家这是给你机会呢,傻小子还不赶紧谢过东家?”
经过这两年多的府兵生涯,郭四妹已经比当初强多了,虽然还是有点扭扭捏捏,可最起码看起来比那么象女人了:“多谢东家,我”我会卖力的
“是卖命”郭弗烈大吼着:“当兵吃的就是卖命粮。”
“是,我会卖命的
包括郭家父子在内的二十个亲卫和林三洪一起,晓行夜宿,差不多走了一个月,终于到陕西都司换了文书前文忘记解释了,明初的陕西和现在的陕西省不是一个概念,所辖的地域也有很大差别,出关口逐渐进入北地草原。
这次北伐朱林势在必得,动员的人力物力也是空前,光是正式的战斗编制就有十几万之众,再加上个边军和地方军队派遣来的人员,就说是三十万大军也不算有很大水分。再加上运送粮秣、器械、马匹等军用物资的民夫,到底有多少和战争有关的人员已不计其数。自从出陕西以来,一路上到处都是成行接伍的民夫,兵甲相连的军队也不在少数。整个队伍浩浩荡荡。一直绵延到目力所及的尽头。
也有许多如林三洪这样临时抽调到军前效力的官员,这些人带着随从和护卫,夹杂在”流而过的人群当中缓慢前进。
因为在陕西都司领了马屁,众人可以骑马亲近,度要快很多。
郭四妹被他老爹用皮束子捆绑的如同粽子一般,牢牢的“固定”在马背上,,
“东家,我”是给你说瞎话了,四妹都没有机会接触战马,怎么会骑马呢?不过不要紧,骑马也没有什么难学的。从这里到前线还要走些日子,我担保到前线的时候。我家四妹可以纵马如飞
林三洪苦笑到:“行了,老郭,你的心思我明白,不就是希望四妹能多历练历练的嘛。反正已经出来了,也不可能再要他回去,会不会骑马也无所谓了,就这样吧!”
“嘿嘿,多谢东家,多谢东家。哪天我这个儿子要是出息了,我让他给东家磕头!”
随着人流又走了一些时日,逐渐靠间前线,老郭很有经验的说道:“再往北三日的路程,就是克鲁伦河了。过了那条河就是蒙人的腹心重地。我估摸着皇上一定会在沿河地带驻留,仔细侦测敌人的动向,”
这就是老兵的经验!
郭姊烈曾经几次参加北伐,最远的一次曾经到达捕鱼儿海,可每一次到克鲁伦河的时候,明军都会做出一次集结,一来是借机休整,二来是捕捉敌人的主力。因为再往北就是蒙古人的腹心之地,贸然开赴进去的话,是很危险的。
对于不知兵的林三洪来说,郭姊烈这个百战老兵的经验很有实际作用。一路上在老郭的指点下,也开始熟悉朱橡的战略,比如某部官军为何要驻扎,比如另外某部为何要突进等等,无不是有周密计划和详尽安排,绝对不是一句“兵蒙古去也”就能搞定的事情。
战争,从来就是一个繁杂琐碎的集合体,需要考虑的面面俱到,哪怕是最微小的漏洞也有可能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据老郭的介绍,皇上的这次御驾亲征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更谈不上什么新意,唯有一个“稳”字才是真正核心。
几十万大军,互相呼应,结成一个巨大的扇面,如泰山压顶一般缓慢推进,要的就是一个“稳”字。朱林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就是倚仗强盛的国力和军队的数量优势横扫草原,至于那些所谓的“迂回穿插”等等战术。根本就不在考虑之内,朱林甚至严格限制军队的前进度。这个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到是第二日,林三洪等人已经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前线。
触目之所及,无比是普天盖地的营帐,各色军资堆积如山,成群结队的军兵往来调动,无数传令骑在各个营头之间如穿梭一般飞奔。
光是在中军的营头里就走了足足一天,隔日清晨才把“林三洪奉旨候调”的折子递上去。又结结实实的等候了多千天的工夫,终于为皇帝召见。
朱橡的大帐远比想象中的帐篷更加宽大,准确的说就是一座宫殿。帐中还残存着刚刚召开过御前会议的痕迹,挂在顶头位置的地形图还在。一身戎装的朱林正背对帐口。出神的望着地形图”
“臣林三洪
“来了啊”朱林转过身子,佩刀撞击甲胄出清脆的声响,略略的扫了林三洪一眼:“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