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犹未了,忽报西蜀后主遣邓芝到来。孙权令入,礼罢献茶,即问伯苗此来何意。
邓芝:某虽受丞相孔明之使,亦为吴国利害而来。未知大王欲与蜀和,或与魏和?
孙权:孤实欲与蜀主讲和,但恐蜀主年轻识浅,不能全始全终。
邓芝刚喝下一口茶,闻言失笑,险些喷洒在地,勉力咽入腹内,暗道:前者背盟偷袭荆州,不知是哪个不能全始全终!
平复心气,这才答道:臣闻大王继承江东大业之时,亦是少年英雄,尚不如我主如今年长。我陛下乃聪明远见之主,大王乃命世之英豪,孔明丞相亦一时俊杰;且蜀有山川之险,吴有三江之固,若二国共为唇齿,进则可以兼吞天下,退则可以鼎足而立。大王若称臣于魏,魏必望大王朝觐,并求太子以为内侍;大王不从,则兴兵来攻,蜀亦顺流进取。如此则江南之地,不复为大王有矣。若大王以愚言为不然,愚将就死殿前,以绝说客之名。
孙权笑道:孔明诚心复合,邓伯苗可谓不辱使命。先生之言,正合孤意。孤今欲与蜀主连和,其意已决,望先生居中调停,吴蜀两国幸甚。
遂遣中郎将张温为使,令随邓芝入蜀通好。
字幕:张温,字惠恕,吴郡人,才辩之士。
张温奉命,与邓芝入川答礼。后主刘禅大聚文武于丹墀,令邓芝、张温入内,赐张温以锦墩,于殿左设御宴款待。
次日孔明设宴相待,席间申说两国应弃前嫌,永结盟好,并力破魏之意。
张温领诺,以为孔明怯懦可欺,言语间便有傲慢之色。孔明薄怒,即命从监中放出学士秦宓,赦免其罪邀至府中,密令压制吴使气焰。
张温来日回拜蜀主,后主厚赐,设宴于城南邮亭,命众官相送。
孔明殷勤劝酒,张温酒到杯干,旁若无人。忽一人乘醉而入,昂然长揖,入席就坐。
张温见其无礼,乃问孔明:此何人也?疏狂如此?
孔明答道:此位益州学士秦宓,字子敕,胸中包罗万象,学究天人,亮亦自愧不如。
张温冷笑道:名称学士,未知胸中果曾学事否?
秦宓正色道:蜀中三尺小童尚皆就学,何况于我?某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
张温:公既出大言,请即以天为问:天有头乎?
秦宓:有头。诗云:乃眷西顾。无头何以顾?且以此推之,头在西方。
张温:天有耳乎?
秦宓:有耳。鬼谷子谓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
张温:天有足乎?
秦宓:有足。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步?
张温:天有姓乎?
秦宓:岂得无姓!天子姓刘,故知天必姓刘也。
张温:日生于东乎?
秦宓:虽生于东,而没于西。
两人一问一答,如山中回音,应声随出,满座皆惊。
张温半晌无语,避席谢道:不意蜀中多出俊杰!恰闻讲论,使某顿开茅塞。
孔明:席间问难,皆戏谈耳。足下深知安邦定国之道,何在唇齿之戏哉!
张温拜谢,宴罢辞归东吴,回报孙权:蜀帝刘禅虽然年幼,然蜀中文武因感先主刘备之德,悉皆用命;丞相孔明学究天人,且治国有方。益州文人才士,皆胸藏锦绣,世之豪杰比比皆是;西川之民,闻其主与东吴复合,无不奔走相告,举国欢庆。
孙权闻奏大喜,重赏张温。自此孙刘两家复归旧好,重缔盟约,终生再未相犯。
镜头转换,成都武乡侯府。
因秦宓逞辩之事,孔明忽然想起长水校尉廖立,已离京一年,现在巴郡,不知近况如何。
便遣丞相掾李邵、蒋琬,前往巴郡查访。若是廖立政绩斐然,便取回成都另行重用。
字幕: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刘备重要谋臣,曾被孔明评为荆楚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