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料樊哙此番非但不醉,却比刘邦还要清醒,急催道:沛公上马,先回霸上军营!
刘邦:不辞而别,岂非无理至甚,又惹项王怒发?
樊哙:此非小弟想法,乃是子房先生计策。
刘邦:子房先生怎说?
樊哙:子房先生说,大事不拘小节,大礼不辞小让。性命攸关,何及辞别?
正说话间,张良跟出,开口便问:主公来时,身上可带有宝物?
刘邦闻此,便向马背褥套中一摸,提出一个布袋,对张良说道:我带来一对玉璧,献给项羽;一双玉斗,送给亚父。时逢彼怒,未及呈献。
张良伸手接过,说道:某代主公入帐解说,主公快走,休得延挨。
刘邦道好,扳鞍认镫,便要上马。
张良:不可。主公乘马而去,立被发觉,卫士必报项王,不使主公离去。此处离霸上军营,取大路而行四十里,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小路,则只有二十里,主公徒步奔回可也。
刘邦醒悟,笑道:先生真乃心细如发!
遂点首招唤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佯作散步离营。直待走出哨卫视线,这才发足疾奔,就此逃跑。张良估计时程,便不入帐,只在外面延挨。
项羽见刘邦久出不还,乃命校尉陈平,出帐来唤。未料陈平又被张良扯住闲话,请其品鉴玉璧、玉斗;又过半天,方才入帐。
项羽此时已有七分酒意,不喜道:沛公何在?怎便去了这么半日?却要罚酒。
张良再拜说道:沛公酒力不胜,已醉倒厕中,被樊哙扶归,不能当面告辞。命在下奉上白璧一对,敬献大王;玉斗一双,拜献给亚父大将军。
项羽笑道:沛公酒量恁浅?我看其是被项庄吓怕了也。
乃受玉璧,置于座位,把玩不止。
范增接过玉斗,置于案前,废然长叹一声。
项羽问道:今日群雄雅会,正是得意之事,亚父因何长叹不悦?
范增听罢此问,勃然怒发,起身拔剑,将那案上玉斗三两下击得粉碎,目视项羽片刻,又扫视满营诸将:竖子不值与谋大事!来日与项王争夺天下者,定是刘邦。你等鼠目寸光,亦必将皆为其虏矣!
说罢将袍袖一抖,愤然离座,不辞而出。
项羽对众人笑道:此老年迈,未料醉之甚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心中恚怒,由是罢宴。
刘邦与樊哙等回到军中,立刻召来左司马曹无伤,亲自挥剑,将其斩于帐中。
事件悬疑:只因太史公司马迁妙笔奇文以载此事,至后世两千年来,众人皆谓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因此失去天下。多少后世英雄人杰,亦都叹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由是项王妇人之仁,范增大智且忠,张良急中生智,樊哙勇不惧死,项伯为人所用,皆都成为固定脸谱形象,亦便成为铁案定论。然若细推此段史实,方知后人只读史而不研史,人云亦云,以致自误千年。
历史真相:细究当时天下形势,项羽实力不足,根本就不可能君临天下,甚至并无把握与沛公一决雌雄。又当时刘邦乃是同僚盟友,并非项羽敌对势力,若杀刘邦,对项羽来说弊大于利,也会严重损害其政治声望,从此成为天下公敌,自取灭亡。巨鹿之战时,项羽所率五万楚军,皆为楚怀王嫡系人马,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袭杀宋义而夺其印,诸将及军士未见心服。因大战王离、章邯获胜,以惊人战斗力威慑各国诸侯联军,才被推为头领,暂为诸侯上将军。之后又坑杀二十万章邯军团,以致秦人大怒,诸侯亦自心寒,皆怀自保之意。
经过巨鹿之战,至鸿门宴前,诸侯联军总计四十万人,但属于项羽嫡系部队,不过七万人马。而刘邦以两万偏师攻破武关,秦王子婴投降,八万秦军归之,便已扩军至十万,军力比项羽只多不少。项羽若于此时杀掉沛公,先有杀功之嫌,诸侯多半离心;而且以寡敌众,胜负难料。项王因势利导,仗联军总帅之名,通过鸿门宴兵不血刃,迫使刘邦拱手;其后更裁其军,减至三万,实为一石三鸟,远过于范增宴间袭杀沛公之计。
鸿门宴罢,项伯入帐,私见项羽。
项羽:叔父,因何背亲向疏,坏我大事?
项伯:我便是恐怕贤侄必作此想,这才来私下相见,以理言之。
项羽:你为张良一己私谊,又与刘邦结亲,此非背亲向疏乎?
项伯:我项家累世为楚国名将,那刘季贱民无赖出身,我岂不知?项伯虽愚,亦明贵贱之分,亲疏之别,岂有心向刘邦,自毁家族前途之理?
项羽:既是如此,叔父与彼结亲在前,于宴席间拼命遮护在后,却是何意?
项伯:我来问你,若项、刘两家一旦开战,胜负之数如何?
项羽:叔父此问,着实可笑。当巨鹿之战时,诸侯皆作壁上观,无一敢于出战。是我破釜沉舟,只以五六万军,大破王离、章邯四十万之众。刘邦之能,焉可与此二将相比?
项伯:此言是也。但亦正因王离、章邯皆为名将,且又互不相服,才为我侄所乘耳。而刘邦亦只以二万偏师,西向叩关,所到之处无论诸侯,或是秦军,无不望风而降;且长安近十万守军,亦不战归附,所谓者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