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丘俭将文钦邀入后堂,设宴相待,席间流泪道:我等皆魏国忠臣,大将军曹爽门下。今司马师专权废主,天地反覆,安得不令人伤心耶!
文钦道:某前日见有彗星数十丈,跨过西北天空,始于吴、楚分界,正应于寿春,此大吉之兆也。都督若肯仗义讨贼,某愿舍死相助。某子文鸯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为先锋。
毋丘俭大喜:公即愿相助,某再请镇南将军诸葛诞起兵为应,大事谐矣!
二人议罢,毋丘俭便即修书,遣人送呈诸葛诞,请召收豫州士民,共同讨伐司马师。
字幕:诸葛诞,字公休,琅琊郡阳都县人。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诸葛亮族弟。
诸葛诞览书大怒,说道:某乃魏国忠臣,岂肯随叛逆之贼耶?
遂将信使杀死,并将毋丘俭之谋报于洛阳。
毋丘俭闻讯,见谋已泄,不得不反。遂与文钦商议,令淮南将士皆入寿春城,立坛宰白马歃血为盟,宣言司马师大逆不道,诈称今奉郭太后密诏,仗义讨贼。
众将闻听太后有诏,信以为真,悦服二人之命。
毋丘俭于是发檄天下,揭发司马师妄行废立、诛杀大臣之罪。遂留老弱驻守寿春,得六万精兵,向西北挺进,直抵项城。令文钦率本部军两万屯于外围,使为先锋巡守。
因恐军力不足,并将毋丘宗等四子送入东吴为质,请求吴主发兵北伐,以为外援。
细作闻此,飞马报入洛阳。
司马师因左眼生瘤,命医官割之,连日在府养病。忽接诸葛诞奏报,说毋丘俭、文钦起兵造反,又闻淮南告急,乃蹶然而起,升厅聚将,商议讨伐之策。
司马昭:弟愿领兵,前往平叛。
司马师:毋丘俭乃积年宿将,两征高句丽,孤军而灭一国,我弟非其敌手。某虽抱恙,然非自往,不可破贼!弟可留守洛阳,总摄朝政,并筹军资,助我南征。
于是不顾兄弟及群臣谏阻,带病领兵东行,屯于汝阳。
安营扎寨已毕,分传将令:命镇东将军诸葛诞,总督豫州诸军,从安风津攻取寿春;征东将军胡遵领青州诸军,出谯、宋之地,绝其归路;荆州刺史、监军王基领前部兵,先取镇南。若遇毋丘俭兵来,不可与之交战,需待三军会齐,听令行动。
不一日,三军齐至讯地,各遣使报予大都督,专候钧令。司马师欣悦,遂聚文武于帐中商议。监军王基献计:南顿极好屯兵,可提兵星夜取之。迟则毋丘俭必先至矣。
司马师准奏,遂令王基引前部兵马,先至南顿城下寨。
毋丘俭闻知司马师自来,王基已抢先下寨,无计可施,只得困守项城。
司马师见毋丘俭退军,急遣使持檄文,教兖州刺史邓艾尽起兖州之兵来助,共破乐嘉城。另遣一军取项城,一军取寿春,自率大军随后,向乐嘉而来。
毋丘俭恐魏军来攻乐嘉,请文钦到营共议。
文钦道:都督勿忧。我与拙子文鸯,只消五千兵,便可保守乐嘉不失。
于是辞了毋丘俭,与文鸯引五千兵投乐嘉城来。正行之间,前军来报:乐嘉城西皆是魏兵,约有万余。遥望中军,白旄黄钺皂盖朱幡,帅字旗上绣司马师名号。
文鸯说道:趁彼营寨未成,儿与父亲可分兵两路左右击之,则必获全胜。
文钦从之,即各引兵两千五百人,分南北两路,绕过乐嘉城,夹击魏营。
文鸯年方十八岁,身长八尺,全装惯甲,腰悬钢鞭,绰枪上马,绕过城池,遥望魏寨而进。眼见魏军并无防备,呐一声喊,令催动战鼓,向魏军营寨杀来。
时当三更夜半,司马师正扶病卧于帐中,忽听帐外喊声大震,急问何故。
卫士报道:有一彪人马从寨北斩围直入,为首一员小将,勇不可当,将至中军!
司马师大惊,猛然坐起,眼珠却从肉瘤疮口内迸出,血流满榻,疼痛难当。
禁军统领司马先闻听主将惨叫,急率五百虎豹骑出帐列阵,护住中军。
文鸯挺枪先到,只望中军冲来。然而数番均为虎豹骑当住,前赴后继,冲突不进。于是舍弃中军,挺枪挥鞭,在寨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不敢当,有相拒者,无不被杀。
杀到天明,敌兵越聚越多,却不见父亲到来。又数番杀到中军,皆被虎豹骑以强弓硬弩射回。日上三竿,闻听北边鼓角喧天,只见一军如风而至,却是邓艾引兖州兵到。
邓艾跃马横刀,直奔文鸯,口中大呼:反贼休走,邓艾来也!
字幕: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为艾。
文鸯挺枪迎之,与邓艾战有四五十合,不分胜败,两人皆都暗暗称奇。
兖州兵大进,与营内大军内外夹攻,文鸯部下兵马各自逃散,或被俘虏。文鸯见不是头,冲开魏兵,单枪独马望南而走。背后数百员魏将骤马追来,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