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臣问道:陛下复用萧瑀入阁,是何缘故?
太宗答道:武德六年以后,我不为兄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萧瑀斯人当时不可以利诱,不可以死胁,真社稷臣也!
萧瑀入宫谢恩,太宗赠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吟罢,又谓萧瑀道:卿之忠直,古人不过;然善恶太明,亦有时而失。
萧瑀再拜称谢,涕泣交迸。
魏徵闻而叹道:萧瑀性格孤僻,违众独立,唯陛下素知其忠劲。此公向使不遇明君,求免于一死且难,又何能四落四起,复立于朝阁也!
来日早朝,李靖上书:请陛下早日除丧,依遗诰,御常服,临正殿听政,以安社稷。
太宗嘉善其奏,但定要守制,并命太子临政。又知李世积乃是李靖亲传弟子,且此时正当壮年,于是留意提拔重用,改封其为英国公,世袭蕲州刺史。
当时朝廷所封世袭刺史都只挂名,不到州郡就任,于是李世积又以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官职,遥领太子左卫率。
李世民对侍臣说道:隋炀帝不能选贤安民,只知修筑长城防备突厥。朕今委任李积于并州,就使突厥望风逃走。用一人而使边塞安静,岂非远胜修筑万里长城乎?
近臣皆都称贺。李世积在太宗心目中分量,其重如此。
吐谷浑甘豆可汗久质中国,虽被唐朝封为可汗还国就位,但国人不附,此后不久,竟为其臣下所杀。其子燕王诺曷钵继立,因为年幼,导致大臣争权,国中陷入大乱。
唐太宗闻变,诏命兵部尚书侯君集等诸将率兵援之;先遣使者前往谕解,吩咐吐谷浑国中若有大臣不奉诏者,侯君集即可随宜讨伐。
镜头转换,按下吐谷浑,复说东突厥。
字幕:拓设阿史那社尔,处罗可汗之子,以智谋着称。
处罗可汗当初任命社尔为拓设,在漠北建牙帐,与欲谷设分别统辖敕勒各部;社尔为拓设十年,不征收部落赋税,由是众心归附。
薛延陀叛乱时,社尔率众逃往西陲,以诈降计打败西突厥,占其一半土地,拥兵十万,自称答布可汗,由此元气复振。
这一日,社尔升帐,对各部落首领说道:造成我国乱亡者,非是大唐,而是薛延陀也。我应灭之,以为先父报仇。
各部首领闻此,皆谏阻道:大汗刚得西边,当先稳住阵脚,休养生息为上。今若舍此远攻薛延陀,西突厥必来收其故地,则我将失根本矣。
社尔不听,引兵前往漠北,袭击薛延陀部。战斗持续百余日,社尔部下久罹战争之苦,多往投奔利失可汗。
薛延陀乘机反击,社尔大败,逃到高昌,收拾残部,仅得一万余户。因畏惧西突厥进逼,于是率部南下,投降唐朝。
太宗令将其部落安置灵州北部,留社尔在长安,以皇妹南阳长公主嫁之。
吐谷浑王诺曷钵遣使至唐,奏请颁布历法,奉行大唐年号,并遣子弟入侍。唐太宗皆都准行,以诺曷钵为河源郡王,称乌地也拔勤豆可汗。
夏六月壬申,以温彦博为右仆射,太常卿杨师道为侍中。
侍中魏徵屡以目疾求为散官,太宗实不得已,便以魏徵为特进,仍知门下事。朝章国典,参议得失,徒流以上诸罪,详事闻奏;其禄赐、吏卒并同职事。
由此改封宗室:徙赵王李元景为荆王,领荆州都督;鲁王李元昌为汉王,领梁州都督;郑王李元礼为徐王,领徐州都督;徐王李元嘉为韩王,领潞州都督;荆王李元则为彭王,领遂州都督;滕王李元懿为郑王,吴李王元轨为霍王,豳王李元凤为虢王,陈王李元庆为道王,魏王李灵夔为燕王,领幽州都督;蜀王李恪为吴王,领潭州都督;越王李泰为魏王,领相州都督;燕王李佑为齐王,领齐州都督;梁王李愔为蜀王,领益州都督;郯王李恽为蒋王,领安州都督;汉王李贞为越王,领扬州都督;申王李慎为纪王。
李泰不到官上任,命金紫光禄大夫张亮兼行相州都督事。
众王前往各州,太宗临行话别:依我等兄弟情谊,岂有不欲经常共处之理?只是皇亲贵胄须以天下为重,不得不如此。无子还可再生,兄弟则不能复得也。
因而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长孙皇后仁义孝敬,生活俭朴,喜欢读书,常与太宗谈论历史,乘机劝善规过,提出很多有益意见。有次太宗无故迁怒宫女,皇后也佯作恼怒,请求亲自讯问,下令将宫女捆绑,等太宗息怒,才慢慢为其申辩。后宫之中,从无出现枉滥刑罚。
豫章公主早年丧母,皇后收养,慈爱胜过亲生。妃嫔若有疾病,皇后都亲自探视,并拿药物供其服用,因此宫中无不爱戴皇后。平素训戒诸子,常以谦虚节俭为主。
太子乳母遂安夫人,曾要求增加东宫器物。皇后不许,并且说道:身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扬,何患无器用邪!
太宗因常年征战,身患疾病多年不愈,皇后精心侍侯,昼夜不离。
皇后患气喘病多年,惧怕炎热,乃从太宗巡幸九成宫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