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回到三国做刘禅 > 第19章 改良农具提供耕种效率(第1页)

第19章 改良农具提供耕种效率(第1页)

侍从把信呈了上来,李云拿其信,瞧了一下,署名徐帆,把信札打开,信中内容大致如下:关二爷攻下广陵城后,与射阳陈登互通有无,招募当地造船人员,打造船只,派人联系上了江对岸的太史慈,太史慈知晓主公欲南下渡江相助,非常高兴,表示愿意提供躲避孙策势力的渡江地点,但是需要广陵牵动孙策的注意力,因此关二爷和陈登大张旗鼓的造船,摆出要东渡长江,攻击曲阿的迹象。然后八月十六日,陈登与关二爷商议后,陈登营造出两万大军要从瓜洲南攻京口的趋势,牵制了孙策大军驻防,二爷则率五千大军从燕子矶偷渡,在太史慈协助下,大破孙策秣陵的守军,在江南建立了桥头堡,孙策军发现中了计后,回军想夺回秣陵,陈登又变虚攻为主攻,导致孙策军只能部分军力回夺秣陵,关将军和太史子义轮番冲击敌阵,孙策军没办法,只好退到五里外扎营,夜里又被关羽二将袭营,大溃,江东人心浮动。

李云大喜,把信传给鲁肃等几人,众人都是非常高兴,特别是张辽,张辽本就敬重关羽,见关羽如此战绩,打心眼里为二爷高兴。李云捏着捏巴想了想,下了两道命令:“张将军,希望你不辞劳苦,从大营中领五千大军,南下广陵,和徐将军共同商议,如何协助关将军稳固江南局势。”

李云又扭身对着鲁肃说:“鲁君,我有一项任务需要你来做,不知子敬是否愿意?”

鲁肃想了想,笑着说道:“应该是去交好荆州,劝刘表东进江东,共取孙策吧。”

李云闻言也是一笑:“知我者子敬也,既然子敬已经猜到,那就辛苦子敬跑一趟了。”鲁肃抱拳应诺:“定会说的刘表东进江东,共伐孙策。”

李云又让人取来刘备送来的太史慈官印和将军印,派人快马加鞭送往秣陵,同时派人在江东宣传刘备的长者之风,宽厚仁德,有功必赏。又给关羽写信,告诉他粮草已经不足以发动大的江东攻势了,让他自已在前线斟酌行事。

李云派人把鲁肃刘晔的事情告知刘备,二爷渡江的战绩也一并送往下邳,让下邳城做定夺。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冬季,暖洋洋的太阳照的人昏昏欲睡,李云带着步骘开始到乡间视察冬小麦的种植情况,自从袁术被驱逐到盱眙县西后,广陵下邳暂时脱离了被战争笼罩的乌云。乡间的田地里都是忙碌的农人身影,干的热火朝天,一片祥和的气息,让人不由沉醉进去。李云在乡间走了一上午,见耕地的犁转弯时不够灵活,起土非常费力,耕种效率非常低,看着都累人。

前边树荫下,有几个在休息的老农,李云几人走了过来。老农们看见有贵人向这边走来,都赶紧慌慌忙忙的跪倒在地,头都不敢抬,生怕惹得这些贵人不高兴,白白挨一顿打,也无处申冤,要是因为鞭打而受了伤生了病,更是天大的灾难。众人都是心里念叨着,别来这里,别来这里,但天不遂人愿,李云等人脚步声还是越来越近,这些老农更是紧张的大气不敢出,毕竟城里来的贵人最是喜怒无常,前年赵家的大小子就是在贵人经过时,抬了一下头,就被拿鞭子打的死去活来,而那些贵人冷酷毫无感情的眼神更是让人不寒而栗。事后,贵人们扬长而去,只留下被鞭打的体无完肤的赵家大小子,当天不久赵家大小子就发起了高烧,三天后就一命呜呼了。

“几位老丈,最近生活可还算过得去不?”老农头上传来了和蔼可亲的声音,让几人紧张颤抖的身体都舒缓了许多,其中年岁的最大的赵老头兢兢战战的:“回贵人,生。。。。活还算可。。。。以。”见李云要坐下,侍从赶紧铺上垫子,李云坐下后,笑着对这些老农说:“老丈,莫要紧张,我等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纨绔子弟。不要再跪拜了,起来吧。”老农们还是不敢,赵老头勾着头:“我们都是粗人,容易唐突贵人们。”

李云吩咐侍从把带的面饼一人一个分给不敢起身的老农。老农们只能在赶集时,才能见到如此白的面饼,看着被强制塞到手里的面饼,激动的不知该怎么表示感激之情。赵老头爬到李云面前,磕了几个响头:“谢谢老爷的赏赐。”李云让其起来答话,他爬起来拘谨的站在旁边,李云拿起一个垫子扔到旁边,示意老头坐下,赵老头屁股挨着垫子一点点蹲着。

李云笑着问道:“老丈,今年多少岁了?”“小老儿今年四十有三了。”李云看着赵老头满脸皱纹,犹如六十岁老人的模样,不由的叹了口气,指着地里的犁:“我看了一上午,这犁用起来颇为不方便,没有更好的犁了吗?”

“贵人,这种犁我小时候就一直在用,没感觉到什么不便,至于更好的犁,委实没有见过。”

李云又想了想:“这周围种地种的最好的人家,老丈可以知道?”

说到了种地的知识,赵老大也不显的拘谨了,语气自得了起来:“不是小老儿自夸,这方圆几里我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李云闻言笑了一下,赵老头急得脸都红了:“贵人,不信的话,可以问问他们,他们都知道。”赵老头手指着其他几个老农,让他们作证,李云看向几人,几人纷纷表示点点头:“赵老丈家每年的粮食是打的最多的。”李云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问起其中的细节问题,赵老头讲述了他的种地经验。

讲到精彩处,眉飞色舞,讲完后,赵老头又变得木讷了起来,偷偷用眼神瞧瞧李云神色,察觉到有目光扫来,又赶紧低下头,一副低眉顺眼的姿态。

李云听完后,又想了想历史上出现的犁,他记得在唐朝时出现了一种曲辕犁,节省畜力人力,大大提高了耕种效率。既然是名字叫做曲辕犁,那么这种犁的辕应该是弯曲的,李云命人把地头旁摆放的犁拿了过来,见犁的辕是直的。

李云用手比划了一下:“如果把犁的辕换成弯曲的,怎么样?”听到李云提出的这个问题,几个老农都眉头紧锁,瞅着眼前的直辕犁,想象着曲辕耕地的样子,因为从来没有见过曲辕犁,实在想象不出有何区别。唯有赵老头再用双手模拟操作使用曲辕犁耕种,眼睛?越来越亮,高兴的跳了起来,大喊:“我为什么就没想到呢,我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

李云见他犹如发了神经病一般大喊大叫,蹦来蹦去,也不再言语,在脑海里回想关于曲辕犁的制作方式。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前世时也就只是知道唐末江东地区开始使用了曲辕犁,却不知道制作方法。李云无奈叹了口气。

赵老头终于冷静了下来,竖起大拇指:“小郎君,真是天上神仙下凡啊。一个直辕换曲辕可以让我等黎民耕种速度快上一倍有余。”步骘听了后,惊讶的眼睛都瞪大了,问道:“老丈,真有如此神效吗?”赵老大用力点了点头:“我家几代人都是做犁的好手,直辕的犁,转弯时,需要把犁给抬起来,不但耗费时间,还浪费力气。弯曲的辕,小巧了许多,转弯省力省时间,耕种时还更方便深耕。”

李云拿出身上一个玉佩:“老丈,如果你今天可以造出一个曲辕犁,这个玉佩就送给你了。”这个玉佩光鲜亮丽,洁白无瑕,通体温润,即使不懂玉佩好坏的几个老农也觉得应该价值不菲。“此玉佩是一枚和田玉,下邳著名玉匠亲手打造,价值可换五百亩良田。”赵老头听完吸了口凉气,顿时又是大喜,荣华富贵就在眼前,唾手可得:“小郎君请放心,老朽别的本事没有,种地和造犁的本事是看家本领,大概一个时辰,小的就能造好。”

一个时辰在等待中慢慢的过去了,赵老头领着自已的三个儿子抬着曲辕犁过来了,等到了跟前,李云看了几眼,虽没有教科书里画的那么精致,但已经初具雏形。赵老头带着儿子们给两头耕牛套上曲辕犁准备试耕,李云打断了他们的步骤,让用一头试试。

赵老头大儿子赶着耕牛,手扶曲辕犁和两头耕牛两人操纵的直辕犁开始比试耕种,直辕犁的速度明显比不上,特别是耕种的深度和转弯速度。

李云步骘看着进行中比试,深知这一次犁的改革将会产生巨大的收益,这个丐版的曲辕犁的实用性已经明显高于现有的直辕犁了,那么今年的徐州肯定能够开垦出更多的良田,收获更多的粮食,那么就可以养活更多人口,招募更多的军队。只要保证此技术能够封锁一到两年,整个徐州的实力就可以追平甚至反超占据河北的袁绍。

李云严令今日的事情不要外传,能守一日的秘密就守一日。拿出玉佩和钱财赏给了赵老头一家:“不知老丈是否愿意到城内,专门做曲辕犁,带些徒弟出来,不要怕徒弟学会了,只要能造出来更多的,你家三个儿子人人都有官做。”赵老头的三个儿子都眼巴巴的望着自已的父亲,恨不得替他答应下来。

赵老头憨厚的说:“这犁不是老朽想出来的,老朽不敢认领功劳,小郎君如果需要,老朽拼了老命也要帮助小郎君做事。”

步骘在旁提醒:“伯雨兄,如果用曲辕犁命名的话,别人望文生义,也能猜出来大概的做法来。不如先叫李氏犁如何?”

李云非常赞同步骘的看法,对于叫李氏犁,李云不太同意,暂时的名字干脆叫刘公犁。步骘被李云深厚的拍马屁学问惊到了,表示自已还是太年轻,竟然没有想到大领导,以后还得跟李云学习学习啊。

几人交谈时,远处荡起了一阵灰尘,一骑手飞快的跑了过来,李云侍从赶紧站出来,挡在李云步骘身前,骑手离得近了,众人认出是留守城里的侍从,瞅见李云等人大声喊道:“军师,军师,左将军正在找你,已经在卑职身后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