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太史戴大人曾盛赞德高帝乃一代明君。
至德高35年,德高帝因年迈体衰,遂命太子监国。
对于此事,戴大人同样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德高帝此举犹如扶太子上马并护送一程,堪称后世帝王楷模。
太子虽监国但未另立国号,依旧沿用德高纪年,许多重大事迹均归于太子名下。
例如,太子诛杀镇国将军之举遭戴太史痛批,认为其对待功臣不当,反衬出德高帝用人唯贤。
又有地方频发叛乱,戴太史指责太子识人不明,再次提及德高帝的明智之举。
近两载间南北宁的叛乱,戴太史更是慷慨陈词,痛斥太子懦弱无为,进而对德高帝的英明神武大加颂扬。
戴大人并非一味阿谀奉承,作为史官,他秉持公正直言,对德高帝亦有犀利批评。
诸如指出皇上过于节俭,一袭龙袍穿了十数载而不换,有损国体。
又如感慨皇上深情不已,锦明皇后薨逝后,应当重新册立后宫之主。
还提到皇上过度放权,以致太子监国期间频出失误……
这些尖锐的批评,字句恳切,针砭时弊,足见戴太史的一片赤诚之心。
“通过阅读史书,可见戴爱卿实乃忠贞不渝,铁骨铮铮。”德高帝阅毕所有史书,脸上浮现出追忆之色,吩咐道。
“大伴,查明戴家田亩一事,戴爱卿究竟有无参与。朕不可因戴氏一族小人作祟,而误伤忠良!”
“遵旨。”
吴大伴心中自有分寸,很快便找到证据证明戴大人对此事并不知情。
“戴爱卿做得很好。”
德高帝将史书搁在一旁,目光转向仍跪在地上许久的杨谦,道:“杨爱卿应多向前辈学习。”
杨谦已跪了两个多时辰,此刻他伏地回应:“臣,谨遵圣谕!”
德高帝又问:“那么,今日朕私下阅览史书,杨爱卿打算怎么记载?”
杨谦一脸困惑,反问:“皇上,史书并没遗失,何来观书之说?”
“朕果然没有选对了人。”德高帝满意地点点头,挥手道:“你且退下吧。”
杨谦躬身退出长生殿,殿内只留下德高帝独坐沉思。
他面色淡漠,默然许久,低语道:“再过半月,朕又将是百姓口中的明君了……”
……
屠魔司
皮毛部。
吴化正专心致志地誊抄着道经,深知但凡涉及重大之事,必须心平气静,步步谨慎。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按照他与太祖的约定,今日便是采摘神莲的日子。
吴化深深吐纳一口气,面对那遥不可及的仙道之路,心中难抑激动之情。
此时,门外响起同僚们的热烈讨论声,话题围绕着上仙腾山讲法,此盛事已引来大尧境内一众修士的关注。
屠魔司中的众多巨头此刻均云集腾山聆听仙法,传闻中,连秦王本尊都亲自前往,而屠魔殿中仅留下一分身坐镇。
至于掌管众多闲散事务的秉神司,更是全员出动,结伴奔赴腾山。
从腾山传回的消息中,物料部一名籍籍无名的小吏陆子刑,竟有幸坐在最前排,几次向上仙请教疑难。
同僚们无不艳羡陆子刑的好运,因其受邀参与道盟斋醮,却意外撞上了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