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大宋风流嘹亮 > 第356章 突来的伏击(第1页)

第356章 突来的伏击(第1页)

踌躇满志的李乾明自认为熟读兵书,只是感慨生不逢时,错过了李常杰当年所遇到的那场机遇,否则,大越国第一战神的头衔一定会落在他的头上。

廷议结束之后,他便反复以“兵贵神速”为理由,催着何尚书加快给他调兵遣将。

在首批的三千御林军到位之后,他便立即任命自己最信赖的侯府管军阮天为先锋大将,带领这三千人,以最快的速度前去打探一下宋军水师的虚实。

阮天虽然是李乾明的私军大将,但在之前也曾经在广源州亲自策划过好几次的蓄意挑衅,结果他所遇到的宋军,虽然号称都是广南西路的当地禁军,但是就连点兵列阵相抗之事也没有发生过一起。没有哪次不是望风而退,事后连个发函质问的事情都不敢做。

而那些被他们许以高官的当地蛮族在过来时,提起大宋禁军也是一脸的不屑,声称他们的蛮兵对上宋兵,至少是一个挑二个,绝无败绩。

因此,阮天在拿到了兵部调集过来的这三千名京城精锐士卒之后,信心更是百倍,在接过李乾明的兵符之后,慷慨激昂地表示:“属下就率领这虎贲之师,直捣河口。料想那批宋贼不过是仗着船高水急,趁乱偷营,让他们侥幸得了手。只待我这王师开到,那小小的河口水寨,指日可下。侯爷还是作好从陆地再攻邕州、钦州的准备。屇时,属下便带上重新整顿后的水师船只,尾随宋贼败军,从钦江进行会合!”

“好气魄!好思路!”李乾明拍手称快,不愧是他手下的第一大将,如此清晰无比的作战思路,正与他这次派阮天领先锋的想法不谋而合。

因为李常杰坚持要他等到先前吃了败仗、丢了水营的陈皓到来时再出发,这也是国主应允了的事,他没有办法,只能在昇龙府等着陈皓率剩余的舰队从白藤江上更北的支流绕道过来。

按照李乾明的情报显示,大宋的广南两路,近期都没有任何调兵的迹象,就连本地禁军也都在原位。这些年的经验也让他们知道:大宋这头猛兽也只是看起来唬人,因为它们的朝廷在万里之外的东京汴梁,地方军队的一举一动,都需要等待朝廷里的具体指示,真正要出兵攻打他们的话,没有个半年八个月,是没法完成调动与准备的。

那么这就说明:攻占河口两处水营的,就只是那个所谓的东南海事院的水师部队,而水师不堪陆战,便是此时的定律。

而宋军在占领了两处水营后,又没有急于溯江攻来,这也进一步验证了他认为对手兵力不足、战力不堪的判断。

所以,李乾明心里透亮,急着让阮天率领这三千的先锋部队先行出发,实际上他也觉得,这三千部队,足够可以将宋军赶出大越营寨了。

而正因为宋军的这次不冷静攻击,也给了他足够的理由,可以再次针对邕、钦二州开始兴师问罪,从而正式将边境线再次向北、向东推进,最好能够完整地吞并一两个州,由此证明他李乾明才是超越李常杰、是威震这中夏之地的大越国真正的战神!

率领先锋部队的阮天,之前还曾经率军参加过平定西部牛吼蛮的战斗,在他看来,广南西路境内的蛮部战力弱于牛吼蛮,然后宋朝禁军又弱于宋蛮,宋朝水师再弱于禁军。

于是,在他的眼中,这次东征便应该是他一战成名的最佳机会了!

在领完任务之后,他便派人给沿途驿站传去了消息,吩咐这些驿站做好沿途接应的诸多准备工作,然后这三千御林军开始迅速整队、准备辎重、祷告天地、宣誓出师,继而信心百倍地从昇龙府开拔东去,妥妥的一支王师强军的面貌!

昇龙府至长州水营有一条整修完好的驿道,全长约四百三十里。因为是先锋部队,兵部把京城里约一半的骑兵共计五百名尽数都派给了阮天。所以阮天便让这五百骑兵打头阵,自己率领其余的两千五百人,从后面行军跟上。

当然这五百骑兵的概念不要说与北辽、西夏的相比,就算是西军的骑兵也无法相提并论,只不过前进速度比普通步兵脚力强些,所以他们的作用也就是利用马匹先行到达下一座适合休整的驿站,提前准备扎营等事,便等着后军汇合。然后下面再如此提前行动而已。

所以,也正是在这支“打前站”的骑兵的催促之下,从昇龙府过来的驿站都不敢大意,一路加速递送的信息,在到达距离海东水营的最后一个大型驿站时,足足提早了三天,从而让方十三他们好歹也有了一定的准备时间。

面对三千先锋军,这十一个人并没有太多的慌张与担忧,因为在他们进入训练的第一天起,亲任教官的赵驷就告诉他们:打仗,从来就与人数无关,如果是那样的话,战场上直接清点双方人数,然后宣布人数多的一方获胜好了!

赵驷首先给他们建立了一个“有效战力输出”的概念:无论一方有多少士兵,都有一个能够直接与敌军交手的人数,简单来说,就是第一排的人数,因为只有这排可以对敌人形成最直接的打击。善于布阵的将军,在兵力占优的时候,尽可能扩大第一排的人数,以突出自己“以多打少”的优势;而在人数偏少时,就要利用地形特点,限制对方的第一排人数,这样的话,就能弥补自己的短处不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现在方十三他们就拥有了一个最有利的地形优势:

眼前这座关隘型的驿站,是建在山路中间,无论是哪一边,都需要仰头上行,而且山路限制了并排最多只能上来五到六人,驿站的大门一旦关闭,来人还需要考虑如何突破足有一丈多高的石筑高墙。也就是说,守军居高临下,又有高墙阻隔,敌军就算再多,同时也只能有五六个人以下攀墙进攻,在墙头的防御就变得非常轻松了。

唯一的担心,就是敌人的数量足够多,可以采取车轮战的方式,轮流休息、反复进攻,直至将人数不多的他们的体力精力彻底拖垮耗光。

所以,方十三与队员们的商量对策就是,最大限度利用对方信息不对称的弱点,一是提前在前面设伏袭击,大范围制造对方的混乱与恐慌,从而使得这些交趾骑兵到了驿关之前不敢轻易发动进攻;二是在驿关这里迅速制作并准备全面的防御措施,以便最尽可能地强化并提升这里防御能力。

料想如果成功将大队人马拦在驿关这里,对方在遭遇挫折后,肯定会选择分兵从山后或河道那里绕行,而绕行的时间至少得两天。因此,方十三给大家确定的防守时间就是两天,也就是在被对方前后合围之前,撤出这处驿关。

但是撤退之后,他们还是会依照计划在过来曾经勘探好的路上的一些地点设伏,不断骚扰并打击对方,以完全拖住这支部队,为镇越城的西城墙、甚至是南城墙的修建留出足够的时间。

就在控制住驿关的第二天,方十三带了三四个手下,在驿关前方三里左右的地方,选好了一处极适合进行伏击的地点。并根据对方是骑兵的特点,仔细按照训练课中所传授的,精心选择并布置了绊马索、陷马坑等机关。

这些机关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杀伤敌人,而是要惊乱对手,所以它们的布置相当有讲究,哪里用绊、哪里用陷,包括还得在一些关键的地方安排人进行突袭发动,需要最大范围地将对手扰乱起来。

像是骑兵这样的队伍,一旦乱了,坠马踩死踩伤的、惊马掉落山崖的、甚至还有过于慌张相互之间胡乱砍伤的,都可以相互影响并扩大成最实际的伏击战果。

方十三唯一感到有些为难的就是人手,为了确保伏击效果,他至少要带出去九人,这样只能剩下两人留守在驿关那里。尽管伏击得手后,他们将会迅速撤回关内,但是毕竟过于单薄的留守人手,总会让他感觉不是特别放心。

不过,第三日一早却等来了意外的惊喜,不仅前面回去押送俘虏与报信的三人都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另外两支侦察小分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