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神童,少时便能够一目十行,如今做官几十年,对于公文更是敏感,几乎几个呼吸的时间,就把这封信看完了。
他紧皱眉头,又认真看了一遍,然后低头道:“陛下,沈毅这第一个法子,或可以商榷施行,第二个法子,恐怕很难推行下去。”
皇帝陛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沉默半晌,没有说话。
沈毅这封信里,说了两个条陈。
第一个是解决现有问题的法子,也就是解决民怨的问题。
那就是将田税永久减免一部分,摊派到商税之中。
大陈的田税不算很高,但也不低。
不过商税很低,至今很多地方的商税,只收到三十税一。
几乎与免税无异。
归根结底……
还是因为,地方上的商户,多半是与士大夫阶层有联系的。
甚至,干脆就是朝廷里士大夫的家人们在经商。
比如说地方上那些士大夫的家人,通过朝廷里官员的关系,搞到了很大一块田地,几万亩甚至十几万亩。
这种规模的田地,很容易让他们把粮行给开起来,即便是地方性的粮行,也是不算太小的生意了。
再有就是,江南一些种桑养蚕的地方,产出了生丝,最早可能是卖给那些丝绸行,布行,但是规模大了,很容易就会衍生出自己的布行。
各种例子,不胜枚举。
简单来说,商人在这个时代,虽然从官方层面来说,可能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但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攫取了大量了社会生产资料,并且成为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代言人。
这就是商税为什么如此之低的原因。
因为裁判的家人下场了。
而沈毅的想法是,可以减免三成甚至五成田税,把这部分税收从商税里找补回来。
从前这么做,没有理由,而现在理由十分充分。
为了平息民怨,为了北伐,为了政局稳固。
这是第一个建议,目的是为了处理眼下的事情。
第二个建议,就是一条鞭法的类似物了。
简单点说,就是重新清丈土地,将地方上明目繁杂的赋役,整合归一,将赋税,统一按照田亩折算,地方上的力役,也统统折算成现银上交。
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地方衙门乱收钱,另一方面可以将赋税工作简单化。
更重要的是,沈毅在里面,提到了士绅一体纳粮,虽然只是顺带提了一嘴,但已经足够惊天动地了。
赵相公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而且,这两个法子一旦拿到朝堂上去议,沈子恒立时成为众矢之的。”
原因无他,损害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皇帝陛下轻轻点头:“所以这两个法子,他都没有发公文,而是用私信送到朕这里来。”
洪德皇帝闭上眼睛,重重的呼吸了一口气:“这是要朕去做,才能做成的事情。”
过了许久,皇帝陛下才睁开眼睛,缓缓说道:“我大陈的商税,的确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