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月末,李隆基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将银青光禄大夫,兖州都督韦元珪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忠王李亨。
兖州都督韦元珪的大儿子韦坚,刚从秘书丞升官半级,成为了长安县令。韦坚的弟弟韦兰、韦冰、韦芝都已经是唐朝的官员。韦坚的姐姐韦大姊,是李隆基五弟薛王李业的王妃。嫁给李亨的是韦坚的小妹韦晓媚。十几年前,做东宫属官内直郎的韦宾,也是韦大姊的弟弟,由于在李隆基得病时,与殿中监皇甫恂妄谈太子李瑛能否继位之事,被李隆基论罪处死,皇甫恂被贬为锦州刺史。
这天是李亨和韦晓媚结婚后的第十天,十一月九日。这天吃过早饭后,我们五护卫站在堂屋门口站岗,永王李璘在两位护卫,两位卫兵陪同下去崇文馆上学了。卫兵和护卫的装束基本相同,只是卫兵是在王府门外站岗,护卫是在王府堂屋门口站岗。
过了一会儿王傅吕仁德来忠王府报到了,他从西厢楼北门正对着的,通往主楼后堂的小门进入了后堂东北角的工作室。过了不一会儿,他又从那处小门出来了,站在院子西边小花园边上,和李辅国谈话。
吕仁德问李辅国一个人扫院子,还要负责去内侍省领每月发给王府的日用品,还要负责采购王府上临时需要买的物品,还要负责在忠王和高公公间传递信息,还有一些其他临时工作需要去做,能忙过来吗?
李辅国右手拿着大扫帚把,扫帚头撑在地上,他点头哈腰地表示目前这些工作量,还是能应付自如的。
王傅吕仁德说了一些夸赞李辅国的客套话,李辅国点头哈腰地说了几句感谢话,然后吕仁德往忠王府大门口走去。
吕仁德刚一走,王府参军王延祚和忠王友皇甫惟明,就一前一后走进了忠王府。王府这些属官的到来,门口的卫兵是不用通报的。王延祚和皇甫惟明进入忠王府后,也是从西厢楼北门正对着的正楼西小门,进入的后堂。
李亨吃了早饭后就没有出来,他在屋里同新婚的妻子韦晓媚,坐在一楼堂屋东侧的书桌后面,看着两岁的豫儿在书桌边走来走去。
宫女小淼和小洁,一左一右,在他们身边站立着。韦晓媚微笑着说:“豫儿真棒,会跳舞了。”
李亨问在东面站立着的小淼:“豫儿这是跟谁学的舞蹈啊?”
小淼低头说:“回禀忠王殿下,小李豫是跟着小洁学的舞蹈。”
小洁忙低头说:“这是我昨天刚教的小李豫啊,动作不是很复杂,就是像踏歌行一样,如果配上音乐节拍就好了。”
李亨说:“小洁你很有才。”
小李豫停止了跳动,他站在书桌南面,望着坐在书桌北面的李亨夫妇:“父王,你身边坐着的这个女人,是我母亲吗?”
小李豫这句突然的问话,让李亨不知如何回答更好。韦晓媚看到李亨有犹豫之色,忙说道:“是啊,我就是你和你妹妹的母亲啊,以后我会好好照顾你们兄妹俩的。”
小李豫说:“你是我母亲,那你之前干什么去了啊,怎么只让父王和奶妈还有宫女们照顾我们兄妹俩,你现在才来呢?”
李亨轻轻地说:“李豫你还小,等过几年我再回答你这一个问题。你记住,你这位母亲会对你和你妹妹很好的,你们要听她话。”
小李豫仰着头问父亲:“你说等我长大了再告诉我,是不是等我长到像十六叔李璘那么大,你就会告诉我答案了?”
“是的。”
“我十六叔和我说过,他母亲去世了,我母亲也去世了,而面前的这个女人,说是我母亲,这是怎么回事?”
小李豫穿着一身暗黄色衣袍,头发在头顶盘成一个小发髻,扎着一根金簪子,小脸继承了父亲的英俊帅气。关于他母亲的问题,他打破砂锅问到底,让李亨既有些烦,又有些伤感,还不想让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李亨说:“我说过了,这一切你会慢慢理解知道的,到你长到你十六叔那么大,我会告诉你更多的事。”
李亨望向小洁:“小洁,你现在教李豫写字吧,上次他学会了写自己名字,现在让他学写'忠王李亨'。”
站在西面的小洁低头说:“奴婢遵命。”
小洁搬过来一把高一些的椅子,让小李豫坐在上面,并给他铺平了一张淡黄色的宣纸,小淼也过来帮忙研墨。
李亨望着坐在身边的韦晓媚说:“晓媚,我们到西寝室看看小甜甜吧,奶妈说这个时间段她都会醒来。”
韦晓媚微笑着说:“好的,正好我也想与小甜甜增进一些感情。”
李亨和韦晓媚起身,手拉手向西寝室走去。小李豫在宫女小洁和小淼的教导下,开始学着在那张淡黄色宣纸上写“忠王”二字。
李亨娶韦晓媚的婚礼,与当年太子李瑛娶薛霞的婚礼比,隆重程度要小得多,甚至与李亨娶吴滟时的婚礼比,也算不上隆重太多,只是来亲朋好友更多一些,来参加婚宴的官员更多一些。
李亨与韦晓媚结婚后,韦晓媚被封为了孺人。在大唐,孺人就是亲王妻子的一种称谓,在亲王的妻妾里面,比其他妻妾地位高,但是比王妃地位低。
喜欢盛唐风云记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盛唐风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