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是唐朝末年的一场战争。
唐朝末年,政治腐败,皇帝荒淫无道,不理朝政,宦官专权,官僚贪污腐败,对民众土地兼并严重,赋役剥削苛重。
咸通十四年(873年),关东地区发生严重旱灾,庄稼颗粒无收,而唐懿宗却不赈济灾民,仍派官吏催交赋税,百姓民不聊生。
曹州(山东菏泽)一带流传着“金色虾蟆争怒眼,翻却曹州天下反”的歌谣,民众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乾符元年(874年)年底,濮州人王仙芝因不堪唐王朝的重压,聚众数千人在长垣(今河南长垣县东北)起义,他自称“天补均平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并传檄诸道,痛斥唐政府“贪沓,赋重,赏罚不平”,赢得了广泛的拥护。
乾符二年(875年)夏天,黄巢率领数千人在山东冤句(yuānqú,在今山东曹县北)起兵,响应王仙芝。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略通笔墨,曾多次应试进士科但均未及第。
两支起义军会合后,势力更加壮大,数月之间便发展到几万人。
他们从山东转战到河南、湖北、安徽一带,到处打击政府军,受到各地农民的欢迎和支持。
乾符三年(876年)七月,农民军在沂州(今山东临沂)被诸道行营招讨使宋威打败后,转而进军河南,连下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等八县,十日之内攻占了八县,东都震动。
唐王朝增强了洛阳、陕州(治陕县,今河南陕县西南)和潼关的军事力量,但依然抵挡不住农民军的进攻,汝州(今河南临汝)失陷,刺史王镣被俘虏。
不久,农民军又转战于荆襄,攻下了郢州(今湖北钟祥)、复州(今湖北沔阳)等城池。
唐王朝见农民军气盛,企图诱使义军投降,授给王仙芝左神策押牙兼监察御史的官衔,王仙芝打算接受,却遭到黄巢等将领的坚决反对,两人因此分裂。
乾符五年(878年)二月,唐王朝曾元裕部在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之役中击败王仙芝并将其斩杀。
王仙芝余部投靠了黄巢,推举黄巢为黄王,黄巢自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分置官属。
之后,黄巢军为避开唐军重兵集结的区域,采用运动战的战略,南下进军。
乾符五年(878年)三月,黄巢的农民军开始南下,接连攻下虔(州治赣县,今江西赣州)、吉(州治庐陵,今江西吉安)、饶(州治都阳,今江西波阳)、信(州治上饶今江西上饶)四州。
八月,因攻打宣州失败,引兵攻打浙东,开山路七百里(由衢州至建州建瓯凡七百另五里,路线是由衢县至浦城建瓯,不经过仙霞岭)。
十二月,攻下福州(今福建福州),唐观察使韦岫弃城逃跑。
乾符六年(879年),农民军向岭南进军。
唐朝想招安黄巢,让他担任海外贸易大港和财源重地广州的节度使,但黄巢以条件不满足为由拒绝,随后攻下了广州,活捉节度使李迢。
在广州休整补充兵粮后,黄巢军开始北伐。乾符六年(879年)十月,攻取桂州(今广西桂林),占据岭南大部。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军正好遇到湘江水高涨,于是挥师自桂林顺湘江乘船北上,连下永州(今湖南零陵)、衡州(今湖南衡阳)、潭州,消灭唐军十万,唐军将领李系溃逃。
不久后农民军占领江陵(今湖北荆州),但在进攻襄阳时遭到唐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的伏击,损失惨重,转而向东进军。
黄巢军北渡淮河进入颖、宋、徐、兖等州境内后,沿途农民踊跃加入,农民军迅速扩展到六十万人。
同年十一月,黄巢向唐军传檄,让其不要抵抗农民军先锋,随后兵临东都洛阳,黄巢自称“率土大将军”,唐东都留守刘允章未抵抗便向黄巢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