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去。李欣一是要去娘家喝酒,毕竟是新居落成。二来也是近几年最后一次见自己弟弟李铭了。昨日出了乡试成绩,李铭考上了秀才,十三岁出头的娃子考上秀才,那可是很了不起的,比当初关文他六弟关止承都要有出息地多。三来李欣也要问李铭帮他打听的学塾和先生的情况,年过后便要送了扬儿和小康去开蒙。四来则是要找自己大哥大嫂好好谈谈山子的教育问题了。
这是李家的长子长孙,毫无疑问的,李厚仲、刘氏、李斐、张氏对他寄予了多大的厚望。
这孩子……维护亲人是对的。可是却简直是认死理儿,她跟他说的那些道理,他都不听。
好孩子可不能让他走入歧途了。
一旁的关文见李欣有些忧心忡忡的,笑着说:“你昨日不还跟我说,今天回去正好把山子给送回去了,不用再天天操心他在外边玩有没有闯祸……怎么现在看你又一副不舍得的样子?”
“你还说?”李欣瞪了他一眼:“山子调皮。你这做姑父的怎么不管他?”
关文笑道:“男娃子不都这样的,要管他,怎么管他?他在外边儿结交同村朋友,这说明他人缘好,大家都愿意跟他玩,这不是好事儿吗?你还拦着拦着的做什么。”
李欣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这都惹了多少祸了……”
“孙家的事儿可不算。”关文脸色顿时绷了起来:“那是孙家的人自己找事儿,山子要是忍,那才不像话。”
“可他拿石头丢人家呢!”
“他要是没丢,估计孙喜鹊就不是那么便宜能躲过去了。”关文骤然冷哼一声:“要不是被山子这么一搅合,我万万不会放了孙喜鹊就这么离开!她这没消停多长时间,就又开始生事……”
李欣知道关文指的是孙喜鹊跟孙浩说她是窑姐儿、不干净这样的事情。
坦白说,李欣觉得照着孙喜鹊的为人,说这些为了自己高兴,她也不意外。孙喜鹊就是个自己过得爽便好,别人她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但是这种话说到孩子耳朵里,那便有些过分了。
孩子的心是最纯真的,什么都不懂,大人说什么都觉得是对的,大人做什么都跟着学。
不然为什么说,家庭教育很重要,亲近的亲人的榜样尤为重要呢?
在什么样的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必定也会有什么样的性格。
虽然这不是百分之百的,但也是**不离十。
孙喜鹊这样教导孙浩,李欣觉得,她是在害自己侄子。
当然,当事人对此可能是根本不信,或者还是洋洋得意的。
李欣拉了拉关文的手,淡淡地道:“你明明知道她嘴里就从来说不出什么好话,又何必跟她计较。那个时候你真要是对她动手了,本来是他们的错,到头来就成你的错了。村里打媳妇儿的有。还没见过打别人媳妇儿的。”
“她是谁媳妇儿?”关文嗤了一声,摩挲了下李欣的手掌心,道:“算了,不说她了。提到她就觉得心情不舒畅。”
李欣笑道:“那就别提她了。”
到李家的时候,新居里边儿已经有人在忙活着了,刘氏挺着肚子喜气洋洋地在那儿看着。这边儿吩咐一声,那边儿吆喝一句,脸上的笑就一直挂着。
李欣和关文带着扬儿、山子站到刘氏面前,刘氏赶紧让他们往租的屋子那边儿去。
“这会儿还不能搬进去,明儿一大早把东西搬进去才成。”刘氏乐呵呵地道:“那边儿院子也大宽敞,正好可以摆酒席。荤菜素菜都跟人打好交道了,明儿早上一早送来。”
刘氏拉了李欣的手说:“明儿你可得帮着掌掌勺。娘知道你手艺好。”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