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副教授问道:“老谭,你得了几分?”
谭和平笑道:“九十七道题,九十七分,我大概只有三十一道题的答案,是与老陈一样的。”
李副教授道:“如果小陈的是标准答案,那我可能只得到四十分。”
谭和平笑道:“你至少比我强。”
李副教授问张教授,“教授你呢?”
张教授笑笑,“一半左右。但就咱们的身份来说,作为非专业人士,咱们的得分已经相当不错了。”
陈亮在征询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再让谭和平也签上名字,然后让谭和平把征询表送到组委会去。
陈亮估计,他虽人微言轻,但在房地产行业,他应该有一席之地。他的那本《县域经济发展概论》里曾经提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县和县级市,可以优先发展房地产业,并使之成为支柱产业。
这个观点不仅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并且被中央有关部门推广。
陈亮的这个观点还曾登上《内参》。
高院长和蔡副院长都是精明人,为了争取房地产开发研究所落户管理学院,所以才带着陈亮出来。
果不其然,组委会看到陈亮亲笔签名的征询表后,想起陈亮这个人的来历,马上向住建部副部长陈之敬汇报。
组委会的负责人杨德禄和程安平,分别是住建部的政研室主任,和安徽省住建厅副厅长。
开幕式后,其他领导都已回去,留下来的就只剩下陈之敬。
听完汇报,陈之敬微笑起来。
“听说他正在清大管理学院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不声不响跑来参会,一定是管理学院高院长和蔡副院长的花样。”
杨德禄笑着问道:“是为了房地产开发研究所的事吧?”
陈之敬笑笑,点着头道:“关于房地产开发研究所花落谁家,现在有三个候选地点。总的来说,清大管理学院很有优势。现在多了个陈亮,他们是加分的。”
程安平问道:“陈部长,这个陈亮有这么大的作用?”
陈之敬嗯了一声,“其他因素不说,单就陈亮这个人,就千万不能小看。他要是同意进入房地产开发研究所,那么研究所落户清大管理学院,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杨德禄道:“老程,你可千万别小看这个陈亮。他不仅被誉为年轻的经济学家,有自己的理论和观点,他还拿自己的理论用于实践,南江省的商品房热,就是他先掀起来的。”
陈之敬拿出了一个文件袋,“德禄,你把这个交给陈亮,就说是我说的,让他看完之后给出自己的意见。”
杨德禄吃了一惊,“陈部长,这合适吗?”
原来,文件袋里放着五份文件,都是与房地产行业有关的政策草案,正在征求意见期间,尚未正式确定,还处于保密阶段。
参与起草和被征求意见的人,全国不超过一百,而且个个德高望重。
陈亮何德何能。
陈之敬微笑了一下,“人家有理论还有实践,虽说年轻,但比不少专家靠谱多了。”
再说陈亮,被叫到杨德禄的临时办公室,听了杨德禄的说明,心里不禁惶恐起来。
“这这……杨主任,这绝对不合适。”
杨德禄笑笑,指着文件袋说道:“你合适不合适,我管不了。这是陈副部长交待的任务,我必须完成。”
陈亮点点头,问道:“我几时交回?”
“研讨会结束前。但提醒一点,现在尚处机密阶段。”
“我明白。”
“你去忙吧。小陈,别辜负领导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