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封建历史女权人有哪些 > 第54章 冯太后二临朝理政(第1页)

第54章 冯太后二临朝理政(第1页)

公元465年,北魏文成帝驾崩后,年仅12岁的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当时,由于新皇帝年幼,无法理政,因此北魏政权出现了权力真空。

在这种情况下,以丞相乙浑为首的鲜卑贵族集团趁机崛起,并迅速掌握了朝政大权。然而,乙浑却并不满足于此,他试图发动政变,推翻献文帝,自己称帝。

面对乙浑的阴谋,年轻的献文帝束手无策,只能依靠太皇太后冯氏来稳定局势。于是,在冯太后的牵头之下,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悄然展开。

最终,乙浑一党被一网打尽,彻底消灭。这场政治斗争的胜利,使得冯太后成功地从幕后走到台前,开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临朝听政。从此以后,北魏的政治大权落入了这位女性之手,冯太后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女权人。

第一次临朝的冯太后,不到三十岁。可是,在理政治国方面,却展现出属于她的老道。朝政被她梳理的井井有条,群臣也大多是服从冯太后的支配。在冯太后的牵头之下,很多施政理念开始施行。掌权后,冯太后下令在各郡设立太学,设置博士和助教,根据各郡的规模大小,招收学生入学;又趁着南朝宋国内部动乱,派遣军队攻占了青、齐二州。

冯太后的这一系列举措,显示了她的果断和智慧。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各郡设立太学,为国家培养人才。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北魏的文化水平,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她趁南朝宋内乱之机,果断出兵攻占青、齐二州,扩大了北魏的领土,增强了国家的实力。

此外,冯太后在政治上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她临朝听政后,努力整顿吏治,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北魏的政治局面得到了稳定和改善。她的决策和行动,稳定了皇权的过渡时期,当然,也为这个时期北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冯太后的第一次临朝理政,效果可谓是非常的好的。她的政权平衡,施政手段,以及人格魅力,得到了大多数朝臣的支持。所以,第一次理政期间。冯太后推行的很多政令,都能很有效的推行下去。当然,这个时期,冯太后也培育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亲信和政治势力。这也日后,冯太后再次临朝埋下了基础。

从严格的时间节点上来算,冯太后的第一次临朝理政,仅仅持续了两年的时间。公元467年八月,献文帝的妃子李夫人,成功诞下一子,取名为拓跋宏。

冯太后得知这个好消息后,欣喜万分,因为她迎来了长孙。对于冯太后来说,这是一件极其令人高兴的事情,她自然感到十分惬意。

然而,在喜悦之余,冯太后也迅速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她深知作为祖母,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抚养拓跋宏的成长中。为了给予拓跋宏最好的教育和关怀,冯氏决定停止亲自处理政事,不再上朝听政。她相信献文帝,有能力亲自主政,管理国家事务。

史书上说,献文帝小时候就很聪明,很有灵性,还特别神武。因而,献文帝年轻有为,有着治理国家的才干和智慧。而冯太后自己则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拓跋宏的抚养和教育中。传授他家族的传统和智慧,培养他成为一位杰出的统治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冯太后将重心,转移到了拓跋宏的成长上。

回到生活中,冯太后和一般的女性没有两样,她也有着自己对于生活的需求。文成帝去世时,冯太后不过二十五六岁,年纪轻轻就开始寡居。

和历史上那些女权人一样,冯太后也是那种敢于追求自己需求的人。握有权力的她,自然不同于那种受人摆布的后宫女子。对于自己的生活,她可以有着自己的主见。即使是不符合规制,大家也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因而,成为太后之后。冯太后就为自己张罗了一些男宠。满足自己所需的欲望,也缓解这自己乏味的生活。

其中,一个叫李弈的官宦子弟,十分受冯太后喜爱,时常让他入宫侍奉。久而久之,朝廷内外就有了风言风语。此时的献文帝,对此非常不满,认为后宫如此淫乱,有失体统,世人也对此常有异样的言论。

献文帝觉得冯太后的行为不仅有损皇家颜面,也会给朝廷带来不良影响。他曾多次试图劝阻冯太后,但冯太后却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在意献文帝的感受。

献文帝无奈之下,只能对李弈进行打压,以警示后宫。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冯太后对李弈的宠爱,两人的关系反而更加密切,献文帝对此深感无奈。毕竟,在名义上,冯太后是自己的母亲。而且,对社稷有功,还有着自己的政治势力。如果这个事情没处理好,就会引起朝政的动荡。

作为一国之君的献文帝,既然已经对冯太后宠溺男宠的事情产生不满。自然,他就不会让这个事情不了了之。对于冯太后,他无可奈何。所以,献文帝就决定从冯太后身边的这些个男宠身上下手。因为此事,皇帝和太后之间,就出现了一场很微妙的斗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公元470年秋,李弈的长兄尚书李敷,他的好友兼同族相州刺史李欣,因犯罪而遭人告发。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李欣自曝李敷有二三十条隐秘的罪行。献文帝趁机下令,将李敷兄弟打入死牢。

这年寒冬,李弈、李敷以及他们的堂兄弟李显德等人,一同被处死。李弈的死让冯太后感到极度“不满”和“失落”。她或许对献文帝的决定感到失望,或者对失去李弈这样的人物而感到痛心。

冯氏的“不得意”可能不仅仅是因为个人情感上的失落,还可能涉及到政治权力的变动和影响。李弈可能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或与冯氏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死亡可能对冯氏的势力或利益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此外,李弈的死也可能引发了宫廷内部的纷争和势力洗牌,使得冯太后处于一种不利的境地。

这种“不得意”也许反映了冯氏对局势的不满和无奈,她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有限,无法改变献文帝的决定,或者对未来的发展感到担忧。这也可能暗示着宫廷政治的复杂和残酷,以及权力斗争中的不确定性和变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