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着孩子们的“小情绪”,李安笑着咬下一口面包咀嚼起来。
“不过上帝是会眷顾喜爱音乐的孩子。”
孩子们闻声齐齐望来。
其实在音乐史上并没有这样一段记录,但是在巴赫传记中的确有这样一篇生动的描述。
童年时期的巴赫家境贫寒,但他酷爱音乐。
只要汉堡有音乐会,他必定会去参加,即使身无分文,步行也要去。
那时的巴赫只有十二三岁,住在吕内堡的亲戚家里。
吕内堡和汉堡之间隔着一条长河,相距三十公里。
为了听一场音乐会,少年巴赫常常一个人过河,步行到汉堡,往返便是六十公里。
这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都实在是有些“残酷”。
一次在汉堡听完音乐会,小巴赫还想继续听明天的下一场音乐会,便决定今晚不回家了。
李安当时看到这里在想小巴赫第二天吃什么呢?
一个孩子,在离家三十公里外的地方,身无分文,举目无亲,或许他对于汉堡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都无比熟悉,可他能否在这些熟悉的地方找到一口充饥的食物?李安对此表示不乐观。
“那他到底找到吃得了没有?”王小虎的语气有些焦急。
天色已黑,小巴赫没钱住店,连路都走不动了,连饿带困的蜷到了一扇明亮的窗户下面。
或许他想靠那一点点光亮来驱赶黑暗和内心的恐惧,来熬过这个没有音乐的寂寞夜晚。
“不知不觉,他便睡着了。”
沉沉的睡到夜半时分,一股扑鼻的香味竟把小巴赫直接撩拨醒了。
就在他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头顶上的窗户“崩”的一声被推开,紧急着从窗口落下一包东西,正落在他的身旁。
“啊!”
听到这里孩子们都发出了惊讶声,就好像蜷缩在窗户下面的少年就是他们一样。
小巴赫打开包一看,里面是一个喷香的肉饼。
几乎已经快要饿到昏厥的小巴赫拿起肉饼就一口咬了下去,却咬到了一个硬物差点磕掉他的门牙。
他连忙取出肉饼里的硬物,月光下,他手里是一枚金灿灿的丹麦金币。
“太好了!谢谢窗户里住的主人!”
“这下可以住店了!”
“还有明天回家的路费!”
孩子们兴奋的声音一道接着一道,也被山风吹到了很远的地方。
故事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李安也不想去追寻故事的真伪,如果一定要问他相不相信,他的回答是愿意相信。
他相信故事后面还有没有记录下来的部分。
是谁赐予了小巴赫的夜宵,又给予了他足够返回吕内堡的路费?
少年巴赫一定会感到莫名的兴奋吧,同时也该感到格外的奇怪。
想到这里,李安继续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