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午李安正沉浸在告别的第一乐章中,谱架上的手机亮了起来。
两条信息。
收手拿起手机点开信息。
一张图和一条语音。
图片上五个音符的图案素描?
李安不确定该怎么来形容,他不懂美术,但这就是他理想的图案。
尤其是那组拟画成一组十六分音符的衣服撑子,下面四只可爱的袜子乍一看真就像是四个十六分音符。
栩栩如生。
封东来:李老师您看看。
李安:是这个意思大拇指
他本以为这就完事了,正寻思给多少钱合适,哪知对方回复晚上8点之前给他发成品。
期待的放下手机,李安再度投身到告别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之中。
-
告别是贝多芬继“黎明”和“热情”两首作品后的又一大作,体量上不如前二者庞大,但却有用着十足的故事在其中。
众所周知,这首降E大调奏鸣曲是贝多芬呈献给他的金主鲁道夫大公的私人作品。
1809年4月,奥法战争进入交战,狗日的拿破仑5月就打进维也纳。
鲁道夫大公被迫随着奥地利皇族逃出维也纳。
贝大爷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写下了这首钢琴奏鸣曲,表达对金主的浓浓不舍。
并在第一乐章上亲自标题“告别。”
据称,原稿上写有“1809年5月4日,在维也纳,我所尊敬的鲁道夫公爵点临行前”的字样。
战争结束后,鲁道夫大公次年回到维也纳时,贝大爷又意味深长的给二三乐章标题,“缺席”和“重逢”。
要清楚贝多芬一生少有为其笔下作品命名的习惯。cascoo。net
而告别一首作品三个乐章的命名,其中的内在联系先不谈,单从字样就能看出每个乐章之间故事性的联系。
故事是将音乐戏剧化的另一种手段,现代演奏者应该熟知每一部雄伟音乐作品的诞生背景。
克里姆作为一个法国演奏家,李安不知道对方提出这个观点时候怎么看待告别的背景故事。
但是作为一名现代钢琴演奏者,李安对于这个观点暂且保留意见。
故事没人不喜欢听,但是那解决不了音乐表演的根本问题。
甚至国内一些不良学者的个人杜撰还会误导演奏者。
谁说贝大爷的悲怆奏鸣曲是表达的悲伤的情绪?
当它第一乐章那第一声犹如远古呼唤的和弦出现时,宛如巨人喘息般的音乐意境就足以将其中的英雄气概表现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至少要掌握如何利用肩肘手腕的力量。
这是最起码的。
再好的故事也不能帮助我们推送出一个声响优秀的和弦。
演奏钢琴,始终还是要回到可以发声的键盘之上。
毕竟说破天音乐也只是声音的艺术。
如果非要在其中加入一点人文色彩,那便是一部如告别这样的作品,最主要是对最简单的音乐元素的本质发现,是对古典条形语言的一次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