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晓敏瞧着他字里行间由衷的称赞,再想想上午在省政府的汇报,不自禁的皱皱眉,琢磨一会儿,才往下看。
下边是陆明峥说到自己的情况,涉及到机密,信里没有直接写,但知道他今年要接一个重要任务,祝晓敏看得出暗指的日期就是月底。
他上次说过,这一去,怕得有好几年。
这一瞬间,祝晓敏的心里是浓浓的不舍,想一会儿,取了纸笔给他回信,说到今天汇报的事,说到许明江透露的风声,说到自己的猜测。
最后,她说出自己的想法。
单从今天王长东的眼神,她明显感觉到的戒备,她就并不想去那个单位。
单位的选择是一回事,可是再好的单位,嫉贤妒能的领导,争权夺利的同事,都会在精力时间上成倍的内耗。
最重要的,是她想回去陪着孩子了。
写好给陆明峥的回信,再看一次,这才折起来装进信封,拿着张巧梅的信看一会儿才慢慢把信拆开。
从上次和她偶遇,转眼已经一年的时间,她以为她不会和她联系了,或者当天就把她给的地址扔了,又哪知道今天会收到她的信。
信不长,张巧梅只是简单的说起自己的现状。
她没有离婚,不是舍不得那个家庭,只是说如果离婚没有去处,何况她还有工作,回娘家的话,又怕兄弟惦记她的工作,她不能没有工作。
最后说是婆婆病了,试探着问,能不能借她一些钱。
祝晓敏反复看几次,也没说借多少,不自禁的皱眉,提笔试了几次,都不知道怎么给她回信,只好暂时收了起来,再提笔给吴敬源写信,说肉联厂的事。
隔了两天,祝晓敏反复衡量,按张巧梅给的地址,给她寄了一百块钱。
这个时候,一般的病,这一百块钱足够住院吃药,如果是更重的病,也能解燃眉之急。
一个星期后,省里有了批复,会分次给纺织厂调拨资金,用于厂子的发展,同时还有一个硬性的条件,要纺织厂接收安置一批待业青年入厂。
是啊,厂子要发展,不止要有设备,还得要人。
想到那些新式的设备,纺织厂也只能接受这个安排,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会,给这些人安排岗位。
其实哪里是找各部门负责人商量,整个厂子最容易安排人的就是生产业务部。
只是生产业务部的工人除去搬运工,车间里用的都是女工,来的这一批待业青年却是有男有女,男的就只能安排去后勤部,以后再根据个人情况做调整。
这一批进来的人就有上百人。
许明江听着,眉头都皱成了疙瘩,忍不住发牢骚:“我们之前就召了上百个女工,现在洗纱车间、漂染车间、整烫车间的岗位已经满了,纺织车间还在培训新人,这再新来一百多个,往哪里安排?”
杜腾飞也觉得无奈,安抚说:“我们厂子要发展,最重要的就是生产业务部,现在瞧着是没有岗位,等到设备买进来,纺织车间要添人,别的车间就也得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