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进入到这个国库券市场的时候,他忽然又发现了一个很大的漏洞。”
“那就是所以说国库券上面的面子都是一样的,全国统一的一个数字。”
“可实际上面,当这些国库券到达了每个地方政府的时候,他们所销售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比较富裕的地方,国库券的价格就比较高,能够按照他的面子原原本本的卖出去,收回到这个面子的金钱。”
“可一些贫困的地区根本就卖不掉,因为这个地方的经济很差,人们手上都没有钱,怎么会有钱去买这种东西是”
“于是这种地方政府他们没办法,为了完成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他们只能够打折出售。
“只要他们国库券打折,那么每个地方的国库券价格就不一样,每个地方的国库券价格不一样,这说明他们之间已经存在的很大的利差”
“我当然了,国库券这个东西就算是当时很多人也看错了之间的利润。”
“给真正有胆子去炒作的人会有几个?”
其实刘海讲的一点都没有错,这个年代并不是说很多人不知道一些发财方法。
而是这个年代的人都非常的保守,他们认为自己如果这样干了是不是会违法?是不是会被抓进去?
这是典型华夏人的心思,华夏人一直都是一种比较温和的人生态度。
都非常的勤劳,觉得自己赚到一点钱在自己的手上,然后可以一点一点的去积累,最终达到自己人生理想的那个高度。
所以当一些财富风波到达每个人面前的时候,这些人哪怕是已经看出来能够赚到很多钱,可是他们依旧还是不会动。
因为他们手上赚的那点钱来的太不容易了,都是靠着自己一点一点勤俭节约存起来的。
生怕自己这么一下子投入进去以后,这种亏了以后怎么办?
并不是说他们没有多大的眼界,而是因为这个时代就是如此,报纸上面经常会有人报道说什么今天这个人投机倒吧被抓了,那个人因为倒卖了什么东西被抓了。
尤其在80年代的时候,全国各地还是有几个比较能力强的人。
他们是整个华夏第一批创业的人,而且他们也做的非常的成功。
只不过很可惜这些地方的观念还比较的落后,当他们成功了以后,上面的人开始盯上了他们。
一些顽固不化的人认为,他们就是在投机倒把,就是在搞资本主义。
于是很多人就开始对他们下手了,当上面的风稍微紧一点的时候,这些人就成了风口上的人。
尤其是在某个地方有一个人,在80年代他们连续创业的两三次,每一次都非常的成功。
但不过很可惜,每一次他们所创造的所有财富,这种都被上面的人给直接拿走了。
不但是罗子他们还在监狱里面备受煎熬。
甚至还有人被判了死刑,差一点脸面都没有了。
就这么一个时代风潮之下,有几个人会把自己的钱拿出去投资?
所以几十年以后总会有人在说八九十年代就是一个疯狂的年代,只要你有胆子基本上面就能够赚到钱。
说来说去其实还是一个很胆魄的问题,就像现在的股票一样的,最开始的时候不也是一群胆子大的人才会去搞的吗?
喜欢激荡1981,农村也疯狂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激荡1981,农村也疯狂